尹舒: 从“四个失败”到走上险路

来源: wwxx 2013-10-24 22:19: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06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wwxx ] 在 2013-10-26 11:33: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不妨设想:当314讲话造成舆论大反弹后,如果高层处理薄案能变“外(按照法律途径处理)为内(按路线斗争处 理)”,这既能以“严重错误”阻止薄入常,又不至于引起混乱,何乐而不为?但高层却一错再错:从314启动到410双规,从928双开到1025宣判,已 不留任何余地,结果搞出了一个难骗公众 的“公审”,一个记录了高层集体犯渎职罪的铁证!这反映出他们已丧失了对重大政治问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而这背后所暴露的,则是执政党的四个“彻底失 败”;自此,中共将这个本来可以走上正路的国家,从旧路带上了黑路,且正一步步走向险路。


1、“以法代线”的彻底失败

温家宝关于重庆搞“文革”讲话,开宗明义薄案是路线斗争,但后来双规、移交司法等等,又意味着采用了“以法代线”、即用法律手段解决路线斗争问题的手法。

此手法起自邓小平,审判林彪、四人帮时用过。当时是想迎合官意,已不甚得民心。而到了极右派揭露“913事件内幕” 时,即暴露出以法代线经不起历史检验。它有四个致命弊端:其一,长官意志在前,先定罪后审查,下面为迎合“圣旨”不惜罗织假罪证,冤案率甚高。其二,办 “政治案”,下面认为是上面的事, 上面又认为下面负具体责任,中间又夹杂着一个不负法律责任的中纪委,案件实际无人负责,提高了冤错率。其三,法律处理正规而又繁琐,处理后难以纠正,后患 无穷。其四,搞“以法代线”须有权威领袖压台,才能压制异见强行办案。

当年处理林彪、四人帮案,尽管前三个弊端存在,但因有威望尚高的邓坐镇,得以秘密延存20多年;整“二陈”时,虽引起质疑,但第二代尚有“准权 威”,勉强维持了一个“安定”外表;而薄熙来案,权威领袖条件已不具备,又加上一个治下民众公开拥薄的因素,远非林彪、四人帮与二陈案可比。结果,从拖延 公审时间到微博公布诸多内情,把一个明明白白的冤案摆在了世人面前,以法代线弊端前所未有地充分暴露。众所周知,借大人物的冤案发难,往往是搞垮一个政权 的由头,而薄案就完全具备了这一条件,埋伏下了一个极大隐患,显然是执政党政治上的一个彻底失败。


2、“王储制”的彻底失败

西方国家甚至FLG都把薄案说成是“夺嫡之战”,认为薄是因威胁到了“习王储”接班而获罪。

“王储制”源自毛泽东的接班人制度,本来其中有“在大风大浪中培养”的要求,但“文革”中将接班人写入党章,便蜕化成“王储制”;邓小平怕后人改变 其路线,也玩起这种把戏。此制度已成为了执政党一大弊端:一是,充满封建色彩,“王储”为保地位,平庸者唯唯诺诺,狡诈者两面三刀,“王储”逐渐丧失领导 者应有素质,且传宗接代越久,素质越低;二是,使政权中平白生出“君储”关系、“储”与“非储”关系,导致不确定因素大增;三是,在过去利益单一情况下尚 不复杂,而到了利益多元分化时代,官民、劳资、内外矛盾不断加入,这往往迫使“王储”被最强势利益集团所推拥,引来政治对手不满,矛盾四伏,地位难稳。

在林、华、胡三个王储时代,上述第三个条件尚不具备,最后仍垮台;而到了胡、习时代,利益冲突激烈,各种力量乘机上台搅局乱政。薄案一起,先是演出 三代王储介入的“三家分晋”局面,后又出现新、老两代太子党参与的“五马分肥”,最后是外国势力、FLG、公知大举进入的“八王之乱”,把2012、 2013两年的中国搞得顾此失彼,内外交困。习储君扶正后,出言出尔反尔,路线朝秦暮楚,将地震灾民置于脑后不顾,纪念“王父”活动搞到至神至圣,在公众 中演出一个活脱脱政治纨绔,“最差王储”形象,揭示了“王储制”的腐朽不堪与彻底失败。


3、反腐败的彻底失败

处理薄案,先后有“政变案”、“杀人案”、“黑打案”、“腐败案”四个选项,前三个要么站不住脚,要么有难言之隐,结果高层最终选择了最愚蠢的“腐败案”。

在邓小平“反腐会反改革”和顾及家族私利的私念支配下,全面腐败已是执政党的既成事实,但在薄案事发前,搞那种“发现一个抓一个”办法尚可以糊弄百 姓。但薄案一发,温氏家族27亿美元惊天大密随即揭开,江、朱、胡等,及太子党家族敛财,也都一个个摆在那里。要查,必须从“巨虎”温、江、胡等开始,结 果势必是洪洞县里无好人;不查,意味者拒绝反腐。其实,从查薄拖出查周,从周案又拖出曾、江甚至更多,“岐山版反腐”已分明露出“借反腐除政敌”本质;而 纪念习仲勋时让温家宝出镜,更是大流氓派头:只要是老子的人,即便是“中国首虎”也要坚决保!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反腐倒是帮助薄熙来成了时任政治局委员中唯 一一个可以通过廉政审计的官员,成了大连、重庆、山西老百姓愿意集资赎“罪”的“贪官”!

可见,倒薄无异于公开宣布:所谓“反腐”,纯粹是整肃政敌的手段,已彻头彻尾地丧失了实际作用。


4、“一百年不变思维”的彻底失败

说重庆搞“文革”貌似可笑,却意义非凡:这使薄熙来成了第一个敢于突破“一百年不变思维”、探索新改革路线的“路线犯”。

“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本是邓担忧改革中断的一道禁令,却违反了其所“信仰”的唯物史观:历史会波浪式前进,路线应与时俱进,本来是执政党基本思 想路线。事实上,江时代就发现“先富论”已出问题,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共富思想;到了胡时代,被官民、劳资两大矛盾压迫,又拿出了尽管空泛但还算合理的 “科学发展”,实际上已在纠正僵化陈腐的“一百年不变”。

而通过倒薄试图回到“不变”的可悲之处在于:由于“缩差共富”、“打黑反腐”这些正确做法,动了黑帮资产阶级的奶酪,所以都要盖上“薄姓”印记,成 为了新的“禁区”,使“改革”翻云覆雨,无章乱法。习上台时迎合民意说了句“共同富裕”,但后来讲改革时又取消了这个说法;甚至悄然否定“打黑”,致使维 稳失据。可见,所谓“路线”已成为一具高层随意玩弄的*****。


5、倒薄加速了四个“彻底失败”

必须肯定,邓小平“先富”路线,在1979到1999年这20年里是正确的,有效的;但自本世纪初以来,其正作用渐弱,负作用渐强,劳资、官民两大 矛盾日趋严重,指明“先富”路线已开始失效。故江、朱执政时,改革路线就曾摇来摆去;及至胡、温上台,两大矛盾突然激化,被迫提出“以人为本”等新的路线 调整。然而,由于坚持邓氏“接轨论”,更用“三个代表”法定中共的“资本立场”,使大资产阶级地位日益坐大。因此,无论怎么“调整”,都只能在不允许触动 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于是“调整”不断反复,2009年的陈国军、邓玉娇两大事件,就是“边调整、边激化”的集中表现。由于调整僵持,前述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思想路线上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倒薄前已积重难返。

薄熙来个人或许有一些缺点(但查“腐败”已表明他比所有其他同级高官要好上千万倍),但他在重庆真心实意地探索新改革路线,是中共第一明白人。尽管 他打破了改革的僵局,也找到了均衡劳资双方利益的办法,但他的探索毕竟触动了资本利益,尤其是伤及了有太子党背景的黑帮资产阶级的利益,真正进入了“改革 禁区”。所以,在看清薄要在“资本立场”和“中产立场”之间选择后者的态度后,高层决心以血腥凶残的阴险手段,把倒薄作为保卫旧路线的一场残酷的“祭旗之 战”。正是在这场新、旧改革路线你死我活的斗争中,高层用行动向世人宣示:政治上坚持用法律手段击倒新改革路线,誓死保卫旧路线;组织上坚持王储制度,用 “反腐败”党同伐异;思想上坚持“一百年不变”。这些都要作为“改革正统”确立下来。

也正是坚持这种僵化思维,高层才犯下倒薄这一弥天大罪,把上述政治、组织、思想路线推到了极端,最终导致了四个“彻底失败”。沿着这条失败的道路,中共高层迅速使中国完成了从走旧路到走黑路、再从走黑路到走上险路的危险转变。


6、中共正从走旧路、黑路,迅速走向险路

笔者早就指出,倒薄将把中国变成一个黑帮资产阶级国家,把中国推向险路。现在看来,这一趋势比想象的来的更快:

——“王储制”,已延伸到太子党全面掌控高层权力。某些善良人以为“红二代”会珍惜老一辈打下的江山,实一大谬,种种迹象表明倒薄系太子党主谋:其 最先起自李庄案,就有邓、彭家族背景;倒薄手段之凶残狠毒,非此辈所难以作为;922宣判前,常委齐集于“邓残”处开“御前会议”;温家宝出镜《习仲勋》 同时,太子党齐集其人纪念会。太子党徒除了在乎自己爹妈那点“功劳”外,早在中共“内斗”中抛弃信仰;又毫无人民性,移民者众(习就是“家族裸官”),可 以“早中晚西”,不负责任;无知无畏,胆大妄为,专横霸道。在他们看来,倒薄,就是要保住他们黑帮大资本家的地位,保住能维护他们利益的“习王储”

——此 亦即其“保红色江山”的真实内涵。但其内部帮派斗争又十分激烈:邓残就要取曾某“太子党魁”地位而代之;反腐搞到李小琳头上,就是有人要除掉李氏家族代 之,而李则也阴以反击;……凡此种种,都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开始给中国带来巨大危险的特权阶层。

——自倒薄开始的政治大清洗,已延伸为王岐山的韦昌辉毁党式的“反腐除敌”。权贵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传说中周永康已被羁押,但周却一次又一次现 身;二、三代领导“家底”纷纷被曝光,却又纷纷“亮相”;朱镕基、李瑞环的突然巨额“捐款”,令习李辈难堪……都在透出一种权贵集团之间互咬狠斗的十足火 药味。面对此乱局,连右翼理论家公方彬都心惊胆战地谈起了蒋经国“打虎”的可怕教训:“一是老虎打不掉,政党和领袖的权威必垮,党的执政力量随之瓦解;另 一个是腐败到了一定程度,群众运动式反腐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化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坚持“掠劳赠资”的旧改革道路,已延伸到李克强的丘拜斯灭国式的“彻底改革”。李所谓“大手笔改革”走得更远:一方面,公然抛弃连胡温都不敢抛 弃的“减少两极分化”、“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代之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对劳动阶级实行“利益最小化原则”;另一方面,急速 推进市场化和私有化,将仅存的国有资产变为资本家的最后盛宴,使资本利益达到极大值。如此,胡温时代多少缓和了一点的社会矛盾,又将埋下新的激发因素。

——倒薄使“国内外敌对势力”第一次与中共高层“站在一起”。不仅张鳴、贺卫方、陈有西、杨恒均、方绍伟等一大批公知兴奋超乎FLG,甚至积极为当 局公审做诠释出主意,西方国家更是感到中国即将“颜色”,纷纷为倒薄做大量“宣传教育”。但是其要价决非仅只倒薄,而是要倒共。在1025宣判前,希拉里 对薄王案做了一次重要“指示”,而极右翼人士鲍彤、张思之等人,更是不依不饶要求办成政治案件。这些都威胁到靠保江山保财产的太子党的根本利益,相互翻脸 在朝夕之间,届时,被高层纵容坐大、深入内部的敌对势力,就不那么好对付了。

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劳资、官民两大矛盾,但中国公众担忧内乱,加之多数人经济条件有很大改善,都期盼国稳家安,拒绝“颜色”。这本是中共执政仅存 的合法性,但梦中衙内全不顾危机日重,你脑满肠肥地挥霍政治本钱,我大腹便便地浪费经济资源,殊不知东西已然不多,只会激化黑帮之间的矛盾,一旦再与劳 资、官民矛盾叠加,中国将势必从祸国乱政走到分疆裂土……


7、无论前景如何,抛旧择新都将是从乱到治的选择

在民众不愿乱、高层已经乱之下,中国将可能出现“上乱下不乱”、“上下一起乱”两种前景;乱的可能性很多,包括政 变、逼宫及至内战等等,而无论怎么 改变,由谁主政,要想脱离险境从乱到治,都必须弃旧择新:抛弃已经失效的邓氏旧改革路线,选择包括重庆探索在内的新改革路线。要对“四个彻底失败”根本纠 错:思想路线必须变,不能再说“100年不变”;改革路线必须变,不能再“掠劳赠资”;路线斗争的方式必须改,不能再“以法代线”;王储制必须废除,实行 竞争上岗制;“反腐除敌”必须扭转,走重庆“先治人、后立法”的真反腐道路。

舍此,中国将没有前途,将逐渐消耗掉毛、邓两代积攒下的和平与稳定的本钱,使中国逐渐进入一个西西里式的长期不稳定时代。

所有跟帖: 

习不一定是英主,薄只怕也是暴君 -无忌哥哥- 给 无忌哥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5/2013 postreply 19:59:18

𣎴过是犯了封建家规,在纪念父亲的习何妨照邓路线反思毛泽东的封建!??! -青松站- 给 青松站 发送悄悄话 青松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13 postreply 00:01:22

吊丝就是喜欢操心国家大事, 后来发觉自己白辛苦, 从吊丝出发又回到吊丝 -goodbye- 给 goodby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6/2013 postreply 11:40:56

比中央文革还会总结归纳。 -李操星- 给 李操星 发送悄悄话 李操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6/2013 postreply 17:35: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