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富豪十年沉浮史

来源: berrywang 2013-09-11 17:05:1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477 bytes)



ZT  4
月中旬,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3年度华人富豪榜。其中净资产10亿美元以上的华人富豪,大陆有122位,占到华人富豪榜的50%,并创下华人富豪榜发布以来人数的最高纪录。

 此前的2月底,胡润研究院也发布了2013年度《胡润全球富豪榜》,以10亿美元(约合62亿元人民币)作为门槛,共有1453位富豪上榜,其中中国富豪212人,以多出1人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

 由于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的不同,上述两个富豪榜差异较大。但大陆富豪在华人乃至全球富豪版图上的比重增加,已是毋庸置疑。

 1999年,胡润开始发布中国富豪榜,持续至今。去年上榜人数达到1000人,上榜门槛超过人民币20亿元。据胡润观察,中国10亿元以上富豪人数的大幅增加,是在2004年以后。胡润曾称,得益于每年七八个点的经济增速,中国已经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

 作 为社会演进的晴雨表,中国最顶尖的富有人群,其组成结构、个人命运、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的各种细微变化,都折射出大陆社会结构和经济进程的变化趋势。过去 十年间,大陆富豪群体沉浮跌宕,有的春风得意扶摇直上,有的大浪淘沙销声匿迹,有的困身市场步履维艰,有的移居海外全身远祸,更有甚者触礁沉没、身陷囹 圄。他们的升沉变化,同样也是大陆经济发展和企业家命运的缩影。

谁来占领财富高地  

2010年,一家名为中国校友会网的网站发布了《2010中国亿万富豪调查报告》。在对1999-2009年胡润中国百富榜、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等上榜富豪进行统计分析后,该报告发现,涉足房地产、能源和IT三个行业的亿万富豪数量最多,上榜人数分别为567人、235人和221人,分别占总数的29%12%11.3%

 中、美产生富豪最多的行业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诞生亿万富翁最多的行业是投资、科技和媒体。沃伦·巴菲特即以娴熟的投资技巧坐致巨富;而全球亿万富豪榜上的425位美国人中,有51位来自科技行业,39人来自媒体行业,房地产领域的富豪数量仅排名第八。

 而房地产在中国财富版图中的地位无可比拟。201238日,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了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同时统计出连续十年上榜的43位富豪,其中主业为房地产或者进军房地产的多达22位,占比超过50%。他们能够战胜时间、大浪淘沙后仍然屹立不倒,要归功于这十年来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力——房地产。

 房地产业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2002年,中国房地产成交额为4957.85亿元,2012年超过6.4万亿元,十年间增加了12倍。得益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业催生的富豪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过去14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中,有13年房地产业的富豪数量名列榜首;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来自房地产业的富豪超过了1/3

 尽管房地产迄今仍然是中国第一大造富行业,但其在整个财富版图中的重心开始逐渐下沉。在2002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中,来自房地产行业或者主业包括房地产行业的富豪数量高达47位,占比47%2012年这一数据降为33%

 制造业富豪的崛起是房地产业富豪权重相对下降的原因之一。2001年加入WTO之后,得益于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尽管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与房地产相去甚远,但中国制造在全球攻城略地,其市场空间却是地产行业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2002年,福布斯富豪榜上100名富豪约有30名为制造业,占比30%2012年,这一比例提升至36%。在胡润版的2012年富豪榜上,制造业的富豪数量首次超过房地产业,夺得头魁。

 过 去十年间,来自制造业的中国首富包括玖龙纸业的张茵、三一重工的梁稳根以及娃哈哈的宗庆后等,其财富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和制造业本身的行业特性有关。相较 于房地产所特具的地方垄断性质,自由竞争的制造业在发展初期处于较分散状态,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利润率随着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而逐步提高。

 此外,能源和互联网行业在财富阶层序列上的跃升也令人印象深刻。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导致能源消耗同步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增长,2002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折合15.14亿吨标准煤,到2012年这个数字提高到36.2亿吨。中国的能源需求拉动全球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2002年,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37美元左右,2008年达到140多美元的高位,随后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受到重挫,现在又回升到80美元左右。

 在这波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急速上涨的过程中,中国一些在能源资源领域先期布局的企业家获得了巨额回报。2002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仅有3位从事能源资源行业的富豪上榜,而到了2012年,该领域富豪人数上升到了15名。

 互联网也是富豪扎堆的新兴行业。2002年 福布斯富豪榜首富就是来自网易的丁磊。此后,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和国外资本市场的对接,互联网为中国贡献了马化腾、马云、李彦宏、丁磊、史玉 柱、陈天桥等财富英雄,其中多位成为中国首富。福布斯中文版总编周健工认为,制造业、房地产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财富积累,互联网依靠科技创新,造富更快。

房产商的黄金时代

过去十年,是中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得益于至今仍远未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即使经历了多次泡沫破裂,以及官方的一再打压,房地产业的勃兴势头和造富速度依然锐不可当。

 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55号令,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肇始,但很快地,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在深圳、海南、北海等地出现。政府开始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烂尾楼和银行呆坏账。

 1998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年59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7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一扩大内需的决策影响深远,让房地产热持续了十余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2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仅为6032亿元,而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已经高达64456亿元,增加了近十倍。

 住房市场化不仅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同时造就了大批富豪。“新疆首富”孙广信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1993年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2012年以195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15位,其财富有五成来自房地产。据传,现在乌鲁木齐每5套商品房中,就有3套是由他的广汇公司开发。

 以饲料和农业板块业务起家的刘永好,曾在房地产业上一度判断失误并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98年地产业务起步到2002年间,新希望集团运作了多个地产项目。但此后刘永好在一次收购某国企土地时,“手续齐全却查无此地”,导致2000万元收购款颗粒无收,让他看到了地产行业的政策限制和行业“弱点”,认为只是“机会”行业。

 在随后的七年间,刘永好基本上没有拍到新的地产项目。但随着集团主业农牧业板块受到生产和物流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利润率收窄,刘永好2009年下半年重回住宅领域,先后拿下了多块土地。虽然他试探性地开启了全国布局的步伐,但成效并不明显。

 同样是农牧业板块的富豪——雨润食品的祝义才则押对了宝。1989年,祝义才从安徽省交通厅属下的海运公司辞职下海,做水产贸易,掘得第一桶金。2001年祝义才介入房地产行业,并首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百富排行榜,位列第53位,资产8.8亿元。

 如今的雨润集团在地产界风生水起,一面斥资70亿元,计划开发雨润千岛湖旅游综合体项目;一面投资35亿元,在海南西海岸打造棋子湾旅游度假区。这些旅游地产项目均以集团名下的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名义推出,未来将谋求上市。

 祝 义才以生猪屠宰起家,他旗下的地产业务在过去十年间遵循了一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利用主业获得地方政府配套的低成本工业用地,随后再将工业用地转变用途成为 房地产项目用地,从而获取比一般产业高得多的房地产利润。雨润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曾对外透露,这得益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他们在各地兼并和收购的食品加工 厂和肉联厂,从原来的城市郊区变成了副中心区域,已经不适合做工业厂房,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的调整进行变性。

 而一直坚持在房地产行业的富豪,更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以世茂集团的许荣茂为例,虽然发迹于香港证券市场和成衣纺织制造业,但真正风生水起却是在内地。1989年,他出巨资在家乡福建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1994年房地产低落时,他进入北京、上海、武汉等一线城市,收购核心地段的土地,大手笔开发高端住宅,麾下华澳中心、紫竹花园等高档楼盘都名躁一时。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的迅猛发展,使许荣茂的财富从2003年的8亿美元膨胀至2012年的超过40亿美元(约252亿人民币)。“总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到(商机)。”他的儿子许世坛这样评价父亲。

 富华国际集团的陈丽华也是在香港炒楼获得第一桶金后,杀回北京房地产市场,先后投资了长安街上的长安俱乐部和离故宫仅一公里的金宝街项目。在过去十年,陈丽华从这些核心地段的土地不断升值中坐收巨利,其个人财富从2003年的4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12年的25亿美元左右。

 这十年间,充分抓住房地产发展机遇的还有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从1988年成立到1992年股份制改造,包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万达都不过是二线城市的小开发商,一个一个地做项目,赚钱,艰难图存。直到2003年,王健林将经营重心从住宅产业转向商业地产,展示出“百年万达,国际企业”的勃勃野心,其代表产品就是遍地开花的万达中心。

 王健林打造商业地产与地方政府提升地价的目标不谋而合,万达模式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到2012年,万达累计持有物业1290万平方米,提前成为全球规模第二的不动产企业,旗下的产业版图包括2012年全部开业的70多家万达广场、26家五星级酒店、120家影城、1000块电影银幕、40家百货店、45家量贩KTV

互联网神话的大陆版本

相对于其他行业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完成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中国互联网富豪集聚财富的速度令人咂舌。

 作为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的“造富海啸”,以及新信息技术的集中载体,互联网行业在深刻改变和推动大陆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同时,顺理成章地将一群幸运的“毛头小伙子”推向财富之巅。

 2003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年仅32岁的网易创始人丁磊少年得志,以10.8亿美元的身家夺得首富。这一年马化腾也第一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不过人们要到排行榜的最底端才能找到他的名字,身家是1亿美元,与中科智集团的张锴雍并列最后一名。

 这一年马化腾也是32岁,而日后极大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马云和李彦宏也已经度过了创业初始最艰难的时期,百度搜索和阿里巴巴B2B网站的业务已经开始步入正轨。

 1998年,年仅27岁的马化腾和好友张志东创办腾讯,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3.7港元,当天造就了高管层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根据持股比例,马化腾因持有14.43%的股权,账面财富是8.98亿港元;张志东拥有6.43%的股权,账面财富为4亿港元。

 十年后的2013年,腾讯的股价已经是发行价的近80倍,马化腾和张志东分别以人民币403亿元和154亿元的身家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的第4名和第26名。

 腾讯起飞得力于中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2000年,中国网民人数为2200万,五年之后上升到1.2亿,到20127月,这个数字上升到5.38亿;与此相对应,腾讯QQ的在线人数,20005月突破10万;20052月突破了1000万;20103月突破1亿。

 同样抓住中国人口规模优势的还有百度的李彦宏和阿里巴巴的马云。李彦宏在1999年创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时,年仅31岁。2001年,他推出了毁誉参半的商业模式——搜索引擎排名,公司开始逐步盈利。200585日,百度登陆纳斯达克,诞生了9位亿万富翁、30位千万富翁和400位百万富翁;在2011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李彦宏第一次以94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大陆首富;2012年,他的财富上涨到了102亿美元。

 马云则因为阿里巴巴B2B平台的成功而受到全球瞩目,他在2003年创建的淘宝和支付宝两个网站,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方式。阿里巴巴迎合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集聚爆发的出口外贸需求,成为亿万中小企业家和国外进口商的交易平台,旗下淘宝和天猫的年交易额在2012年突破1万亿元,相当于中国GDP2%。更为重要的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从广告、零售、物流、分销一步步往前渗透,在互联网上打通了整个交易链条。


互联网行业富豪的集中涌现,得益于互联网在中国的井喷式发展,也和行业本身的特点有关。张朝阳在2007年曾经对此有过自己的解读:互联网的起点比较低,所有人都可以办网站,同时还有风险投资以及上市渠道的通畅。

 

和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可以轻装上阵,是典型的轻资产企业,不用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制造、渠道、营销和物流等方面,这使得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很低,而且可以非常容易将国外主要是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

 与此同时,互联网先天的相较于其他行业的透明和开放,使其更容易得到风险资本的青睐,更容易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变现。从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华网开始,过去十多年间,新浪、搜狐、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超过30家互联网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纽约和香港等地资本市场上市,其中百度成为首家市值超百亿美元的企业,而腾讯目前更是以47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世界第三大互联网企业,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