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中国人多年的9大外国货

来源: berrywang 2013-09-07 20:06:3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27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errywang ] 在 2013-09-08 21:47:0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忽悠”中国人多年的9大外国货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你是否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且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但实际上,这些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时尚指标的外国货,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看看那些外国货是怎么忽悠中国人的。
 
1、美国大杏仁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扁桃仁出口到我国时,被误译成‘美国大杏仁’,并广泛传播,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造成了长期的误导。
 
“美国大杏仁不是中国杏仁”,在植物分类上归于桃属,中国学名是扁桃,与我国新疆所产的巴旦木属于同一果树,其核仁应该叫扁桃仁。
 
坚果协会调查发现是当年进口商为提价故意取名“美国大杏仁”。扁桃仁比杏仁产量高,营养低,因此初进中国时比杏仁便宜,但某些进口商为了卖出杏仁价,并迎合国人崇洋媚外的喜好,改名叫美国大杏仁。
 
2、Chivas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事实上,当芝华士在1992年大规模进军中国时,消费人群定位和所有洋酒品牌一样:成功人士。但中国的成功人士并没给芝华士带来销售上的成功。
 
但现在,芝华士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威士忌品牌,而中国也成为芝华士最大的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和欧洲。在苏格兰爱丁堡著名的威士忌中心,芝华士在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许多英国人也是到了中国才知道这个来自苏格兰威士忌品牌。
 
但在中国,芝华士已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了。在酒吧,你叫一杯“威士忌加冰”,服务生会想也不想地送上一杯芝华士。
 
芝华士的全球策略是“芝华士生活”,就像那个著名的广告:舒缓歌声中,几个貌似成功但并不年轻的男人开怀地在冰山上钓鱼。但芝华士的中国生活属于光怪陆离的夜店,属于激情四射的舞姿,属于夜晚,属于中国年轻人。
 
“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思想更开放,能接受新的品牌。”负责芝华士整合营销战略的TEQUILA公关公司中国总经理大卫•亨特 (David Hunt)说,“他们看到国外的派对生活,他们很想体验这种生活方式。”
 
2004年,苏格兰威士忌虽全球销量只增长了2%,但在中国的销量却增长了 170%。一种本应属于成功人士的酒却在未算成功的年轻人那里大获成功,这真是个讽刺。

3、Cigar雪茄
 
对于烟草的属性,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将香烟、雪茄和烟斗,分别比作妓女、情人和老婆。
 
由于可以随便请人抽香烟,所以将香烟比喻为妓女;因为很少有人在自己的家里抽雪茄,并且也不喜欢主动将自己的雪茄与其他人分享,所以将雪茄比喻为情人;由于抽烟斗需要很多清理工具,以及一段相对来说较长的安静时间,所以比喻为老婆。
 
中国人对雪茄的感情大抵如此。珠三角曾出现水货大量泛滥,无非就是为国人的炫耀心态服务。4年前,雪茄专营店“古巴雪茄”(La Casa Del Habano)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商场开了分店,从1万支卖到3万支。尽管势头良好,他们还是在今年5月请到古巴大师级的卷烟工匠,现场演示一支雪茄的诞生,“我们想引导消费人群走向高质量的生活享受。”经理李先生说。
 
一支古巴雪茄的价格在100元到400元,较贵的一种Cohiba,在150元到400 元之间。偶尔消费一支不是难事,将抽雪茄养成习惯却需要财力和品位的支撑。大卫•杜夫雪茄在上海的经销商将中国的“中产阶层”界定为年收入10万—15万元。这是一个相当小康的群体,但不是雪茄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能够整年消费雪茄的只属于富豪级别。
 
古巴雪茄的目标消费层是30—50岁事业成功的商务人士,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这仅与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相当。“很多人知道雪茄,但不知道怎么享受。”抽一支雪茄最少也要25分钟,不仅花钱,也要愿意花这个时间。
 
真 正懂得享受雪茄的人中流传的是另一个段子:好的古巴雪茄都是在处女的大腿上卷出来的。雪茄的制作是极为细致的手工活,少女们以腿为桌谋生,却成为抽雪茄时 最美妙的幻想。在古巴,60%—70%的男性都抽雪茄,这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 要创汇产品罢了。
 
4、Credit card信用卡
 
手里有卡,心中不慌,“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界限似乎被模糊了。
 
如今,谁手里没有几张信用卡呢,尤其是中青年人。以卡养卡,曾是不少“卡奴”引以为傲的“理财心得”,股市火热,更有不少持卡人透支炒股。中国人支付着全世界最高的信用卡贷款利息(年利率高达18%),却浑然不知背后的危险。

5、Backpackers背包旅行
 
背 包旅行起源于于欧洲,在1960年代嬉皮士风潮的带动下,困惑的年轻人带着问题上路,希望凭借那种“在路上”的体验审视自我,找到精神的归宿,而不是沿途 看看风景。所以背包客的精髓是精神追求,是身与心的体验。而背包旅行变成一种时尚,有人把它看成了炫耀的资本,更奇怪的是,在国外背包的都是穷人,参加旅 行团的是有钱人,在中国恰恰相反。
 
把很个人的背包旅行变成时尚,可能是媒体、出版商、旅游部门以及户外器材商的共谋。而在年轻人都不再有困惑、疑问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消失了。
 
6、EMBA
 
EMBA 被视为公款消费的Easy MBA。人人争上EMBA,为的是迅速积累社交资源,高校纷开EMBA课程,意在谋“财”而非谋“才”。借用明茨伯格的话,“EMBA与MBA的区别在 于:招收更有经验的学员,建立在不脱岗的基础上,其余就没有多少区别了。换句话说,他们用错误的方式训练正确的人,然后得到错误的后果。这是因为他们大多 数无法对这些人拥有的经验加以利用。”
 
EMBA课程往往是商学院的摇钱树,但并非所有的美国顶尖大学都热衷于此,教学质量不高的EMBA课程,让他们担心损害学校声誉。
 
自 2002年8月正式批准开展EMBA试点后,中国的30余家管理学院陆续陷入招生混战。教学西方化、学员功利化、案例学术化、师资贫瘠化是当下中国 EMBA教育的几个突出问题。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这背后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对教育的热爱,对学而优则仕的推崇。

7、Evian依云水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
 
一个依云迷一个月在餐厅、酒吧、家中、外出等饮水上的投入近千元,她认为只有这种精美的水才能与自己的服饰搭配;一个注重细节的女人每天用依云水洗脸,她认为精致的女人不仅要用CD香水,更应该把自己的每一个毛细孔都照顾到最好。
 
依云水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时尚指标之一,好玩的是外国人看待依云水,却只相当于我们对待农夫山泉。
 
8、Haagen-Dazs 哈根达斯
 
一个失恋的女孩买了一盒哈根达斯,悲伤地想爱人不见了,只剩她一个人“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安妮宝贝写出了小资们的心声。有广告人说,哈根达斯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冰淇淋,但可能是最会卖概念的冰淇淋品牌。“爱我,就带我去吃哈根达斯”,使哈根达斯因爱而贵。
 
在国际航班上哈根达斯是免费的,而且还不大有人吃。在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很多美国人听都没听过;售价也很平民,国内卖78元的家庭装在美国只卖2.99美元。
 
哈根达斯在中国走高端路线,只选择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开店。以至于有没有哈根达斯成了衡量一个城市时尚与否的标志,一些城市的市长甚至呼吁哈根达斯的进驻。因为没有星巴克、哈根达斯和宜家,广州一度被认为不时尚。
 
2000年,哈根达斯在广州的第一家店开张,特意请了当时最红的谢霆锋来剪彩,媒体和市民们很为广州“终于”有了哈根达斯而兴奋。

9、IKEA宜家
 
1998年进入上海,1999年进入北京,2005年进入广州的IKEA家居,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白领与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 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许多家具的命运不是被换、被卖就是被扔。
 
在欧美,IKEA是价格最低的家居品牌,从全球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处在中等。以广州为例,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四五千元,而来宜家来消费的,60%以上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家的感觉不一样。欧美人觉得家具不是耐用品,而是经常可以随兴趣和需求随时更换的快速消费品,他们重外观和功能,轻材质,一年逛好几次家具店,经常换些小家具,以保持新鲜感。而中国人经常是一次性装修一次性消费,尤其注重材质,还要求一件家具能传几代人。

所有跟帖: 

都是成功的营销案例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8/2013 postreply 07:23:10

在国外背包的都是穷人,参加旅 行团的是有钱人--不敢苟同 -我们的田野- 给 我们的田野 发送悄悄话 (20 bytes) () 09/08/2013 postreply 12:18:18

在国外背包的都是年轻人,跟团的多是老人。 -下雨天打孩子- 给 下雨天打孩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8/2013 postreply 13:23:41

年轻人没钱,只能背包游。 -Mister986- 给 Mister98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8/2013 postreply 15:30:10

有一定道理,其实沃尔玛也算一号 -囫囵- 给 囫囵 发送悄悄话 囫囵 的博客首页 (142 bytes) () 09/08/2013 postreply 19:46:50

这都算不上是真的忽悠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8/2013 postreply 20:05:37

不准确。哈根达斯国外便宜,但其它雪糕比它更便宜一半吧,哈根达斯相对也算贵的 -wyx2000- 给 wyx2000 发送悄悄话 wyx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13 postreply 00:04:57

其中确有好东西: -人中人- 给 人中人 发送悄悄话 (1354 bytes) () 09/09/2013 postreply 00:32:23

哈根达斯超市里都卖$4刀以上,打折的时候$10刀3盒,有时4盒。 -大自然小气候- 给 大自然小气候 发送悄悄话 大自然小气候 的博客首页 (57 bytes) () 09/09/2013 postreply 03:21:28

飞机上免费的哈根达斯也不过就是那小小的一杯吧? 你向空姐要求过 -丛林老狼- 给 丛林老狼 发送悄悄话 (11 bytes) () 09/09/2013 postreply 05:48: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