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公知”一词自2005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迅速贬值。
公知原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时推出的一个概念,不同于西方社会的“Public Intellectual”。
“政右经左工作室”自2005年起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此活动声称其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冠以“公知”之名传播的价值观体系,其核心是以民粹思维为主导的底层思维模式。主张社会公平、正义,诉求民主平权,体现了中国社会底层、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群对改善自身生存环境、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但当下中国“公知”一词自2005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迅速贬值,及至当下,随着各类牛鬼蛇神竞相登场,上演各类或荒唐或荒凉的活报剧,“公知”竟成为公众“人人喊打”的一群,“母知”等恶搞词汇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