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补,只要从此按科学精神来决策。但是,补救措施的代价仍是极巨大的。
上面有其他朋友的贴子提到在三峡上游支流的已建、在建、和将建的许多大坝。这些上游大坝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三峡拦沙,也就是说为三峡当牺牲品,把泥沙拦在上游的水库、以减少进入三峡河段的泥沙量,因为上游的水库不象三峡水库这么引人注目,即使出现些问题也不至引起太多指责。这有点瞒天过海的味道,呵呵。可代价很大啊!象这些事,不是业内的专家,不知情啊。92年夏周培源教授九十诞辰90周年学术会上,见到几位反对或质疑三峡工程的科学家(很多人知道周老是反对或者说质疑三峡工程的),周老的大弟子林家翘教授(前不久去世了)质问我:“水电梯级工程开发应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为什么你们上来就建三峡大坝?”林家翘教授是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家,还很懂水利工程的,呵呵。我说:“林先生您有所不知,三峡上游正在规划设计很多大坝啊,如果上游不建大坝保三峡,三峡的结局不堪设想。” 别说林家翘教授,就是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后来也不是很了解情况啊,水电部门对反对派封锁工程资料和信息。所以,三峡论证的时候,支持方和反对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说真话,三峡工程虽然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但我们还是要真诚地感谢反对方,没有反对方提出些挑战性的问题,今天三峡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三峡工程的反对方对工程的研究和设计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再有一个补救措施就是不按原来的设计水位运行、适当降低水位运行,中坝当低坝用,多排沙。但是,这要减少发电量,相关的利益集团要少进银子,他们会同意吗?这可能要对大坝的调度方案立法,才能实施降低水位运行的策略。
有人提出炸坝,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怀孕降生是个误会,那么已经生下来了,谁忍心卡死它呢?!况且,总有补救措施嘛。水电工程,若正常寿命到头了,那另当别论。
简单说这么几句,这些事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不知回答了您的问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