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情墒重要啊。

来源: 道净行者 2013-07-31 15:04:2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9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道净行者 ] 在 2013-08-01 09:53:3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我也常常为黄万里先生叹息,觉得他本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有些事是很无奈的。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次黄老有个讲座,讲两个问题,其一是黄河治理,其二是一个流体力学的理论问题。讲座后,人散了,老先生回家,我陪老先生走一段,我说,我们这一代要学您敢独树一织、敢讲真话。可老先生很真诚地对我说:你千万不要学我。老先生说,有点才不难,能发挥才能很难啊。老先生还引了一句古语,说知道自己的缺点不难,想改正好难。老先生能意识到自己太自负了,因而难于赢得支持,就是正确的观点都因表达方式不合适而不能让人接受,很痛苦的。我举个例子吧,说明黄老先生不注意人情。清华大学有位河流动力学的专家钱宁,比张光斗和黄万里两位老先生年轻,是八十年代初的学部委员,钱宁先生八六年英年早逝,大家都写回忆文章,张光斗先生对钱宁先生极尽赞叹,张光斗先生虽资历更长,却谦虚地说在很多技术问题上得到过钱宁教授的指导;黄万里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就没有很多赞叹,主要赞扬了钱宁先生五十年代回国的爱国行为。而且在另一些场合,黄万里先生还批评钱宁先生的一部专著,指其引用文献过多。要知道,那部著作是好评如潮,被国际同行视为经典之作,黄先生您何必鸡蛋中挑骨头呢。那部著作在八十年代中期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后,美国同行一直想翻译成英文版,但苦于著作篇幅巨大,一直没能做成。直到十几年后,一位美国工程院士退休了,他发愿长住中国翻译这部书,但他不懂中文,他就住到中国,让一帮中国专业人员译成英文,这位美国教授做英文韵色,翻译完成了,这位美国教授也累死了,英文版在美国出版了,被评为某年度土木工程最佳著作,现在被美国同行称为BIBLE。可黄老先生还挑刺一下。我非常敬仰黄老先生,可我在西方的经历告诉我,即使是在美国,还是张光斗先生比黄万里先生更能发挥才干。

所有跟帖: 

发现一些错别字,如“独树一织”应为“独树一帜” 。不一一纠正了 -道净行者- 给 道净行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31/2013 postreply 15:12:06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我时常感叹自己。不过作为国家还是要创造让这些人说话发声的条件和环境。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31/2013 postreply 15:14:47

:))) -道净行者- 给 道净行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31/2013 postreply 15:20: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