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国“神舟”载人航天历史

本帖于 2013-06-12 09:32:30 时间, 由版主 丁庄秀园 编辑



中国已经发射了十次神州系列飞船。

中国在过去不到十四年时间里发射了十次“神舟”系列飞船,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92年,中国确定了三步走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已经发射升空的“神舟十号”,既是交会对接的尾声,也是载人航天应用的开端。

神舟一号:样品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时30分在酒泉发射升空。“神舟一号”成功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飞船在太空飞行约21小时返回地面,宣告了中国成功开启其载人航天时代。

神舟二号:成型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酒泉成功发射。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除了没有载人,“神舟二号”的结构、技术性能和要求,都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模拟载人

“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升空。“神舟三号”搭载的人不是真人,而是可以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血压、耗氧以及产生热量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的形体假人。在火箭发射和飞船入轨后,模拟人传输回来的各项指标,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

神舟四号:解决问题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在零下29摄氏度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升空。“神舟四号”经受住低温的考验,并突破了中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神舟四号”飞船的系统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已经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并成功解决了在前三次发射中发现的有毒气体超标、太空辐射等问题。

神舟五号:成功载人

2003年10月15日发射了搭载航天员杨利伟的“神州五号”,在太空中环绕地球运行14圈,大约在升空21小时之后返回内蒙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俄)、美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

2005年10月12日9时在酒泉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10月17日返回地面。

神舟七号:太空漫步

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发射升空。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航天员刘伯明和景海鹏在舱内协助,指令长航天员翟志刚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太空漫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三名宇航员约2天20多小时后返回地面。

神舟八号:无人对接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成一座小型的低地轨道“空间实验室”。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九号:人控对接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刘旺、和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刘洋三人再访“天宫一号”,并与之实现了人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人已具备了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中国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

神舟十号:空间系统

已经成功发射升空的“神舟十号”飞船肩负的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按计划,“神舟十号”将在太空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神十”预计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系统建设的开端。

(撰稿:立行 责编:尚清)
 

所有跟帖: 

进步神速 :) -走你- 给 走你 发送悄悄话 走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1/2013 postreply 10:24:01

科技领先! -南国铁树- 给 南国铁树 发送悄悄话 南国铁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1/2013 postreply 16:16: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