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忆中的北京 - 3
看起来大家对回忆北京的生活还感兴趣,不妨我就继续说点儿吧.如今平安大道中有一段过去叫宽街,现在似乎恢复了张自忠路的名字.我对张自忠自然是敬重的,但还真说不清张自忠是否也在那里住过.在文革其间我们曾经在那条街靠西端的一个大宅子里面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我们在那里的时候是住在后花园里面盖的一栋楼里面,前面大院主人过去的住宅是不让我们进去的,有当兵的日夜把守.我们这些小孩儿就只有在后面院子里面玩儿,要不然就上街去转游.宽街那个地方可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可以写一笔的地方,每一个门口都可以浓墨重彩地写一笔.东面把头儿的院子现在好像是个什么历史研究机构,当年是段祺瑞的总理府.鲁迅所写的纪念刘和珍君所描述的枪杀事件就发生在那里.上中学以后,到校园边上的圆明园里面玩儿,看到了刘和珍墓,把历史又串了起来.宽街中段也有些宅子,不过故事没有能记下来.有什么公主府之类的.我们住的这个院子,看上去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得起的.后来才知道,房子过去的主人是民国时代有名气的外交家,顾惟均.不过,我们住进去的时候院子早已经是国有资产了.那个院子过去的主人是谁还真说不清.记得有人说那是当年吴三桂的家宅,陈园园也在那里住过.不过,都是道听途说而已.住宅那个院子我们一直是望而止步,但小时候的好奇心肯定要驱使我们做些什么.记得是一天午休时间,趁大人都在达盹的时候我们偷偷溜了进去.看到有一间房间里面所有家具都盖上了白布,没有人居住的气息.转过去,看到门口有一个牌子,写着孙中山逝世室.原来孙中山就死在那里.实际上,我们小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孙中山是什么人,只是国庆的时候在天安门立他的画像.那时候,我以为孙中山是与曹操前后脚的人物呢,同样感受的是李大钊,以为他们是很早以前的历史人物.长大了以后才知道,他们相距我们没有那么遥远.住在那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今天记忆犹新.当时,文革正如火如荼,周恩来忙得手忙脚乱.有一天,周恩来似乎要到我们院子隔壁去办什么事情,匆忙中走错了门,进了我们居住的这个院子.顺着走廊,一下子就来到了食堂.当时正是午饭还是晚饭时间,在场的人非常多.也许他花费了不少时间才脱身.我当时不在,还后悔半天呢.无论如何,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在民众心里的魅力是今天那些领导人无法相比拟的.今天如果我在超市里面买菜,泽民同志说他很忙,能否夾个塞儿,我肯定说,没问题,你把我这份儿的钱一块儿交了吧,否则,玩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