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死期与挽救
前些日子北京城的雾霾天气已经预示了北京城的死期.如果政府不采取大规模的有效措施,北京城将在几年内陷入绝望.许多人认为那是杞人忧天,北京城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不可能在几十年中被毁掉,但是,北京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也没有经历过去这三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北京所处的地理环境本来就不适于建立一个大规模城市,尤其是大规模工业城市.北京只所以成为一个大城市,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主要起源是金,辽与元代的历史原因,而在那些朝代,没有工业的概念.今天的北京也不再是重工业城市,但人们所忽略的是上千万人口的生存,能源消耗与重工业城市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事情.北京雾霾天气的根源有三者,依此是北京发电供暖的燃煤,二是华北平原的空气污染,三是北京的车辆.防止雾霾恶化的根本措施有多项,但没有一项容易做到.最容易的也许是政府已经开始着手的,就是关闭华北地区的民营小钢厂.一个行政命令就可以奏效,根本不管过去是如何批准这些项目的.至于说有多大影响,要看老天爷是否帮忙.在北京,如果刮东南风,华北地区的烟尘无法越过北京西北的燕山与太行山脉,肯定在北京上空聚集.如果北京持续挂西北风,那就白忙了,所以说看天.车辆管理也以行政手段干预,每天限制上路的车牌号.有一些有钱人现在在北京干脆养两辆车,单双号,保证每天有车开.但是,这样的做法无非是加大了北京车辆饱和的趋势. 如果二环之内只允许公交出租与自行车通行,北京的道路交通完全是另外一番天地.车辆对空气的污染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越堵车,污染越厉害,北京每天上百万辆车停在路上放尾气,浪费能源.至于说发电与供暖,也许是最大的待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是缩小城市规模或降低人口密度.北京要减少燃煤,就必须寻找替代能源,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北京不具备核电的条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水源.渤海的水质也许已经不能满足核电站的要求,而且一旦核泄露污染渤海,可能是亡国的危险.风电也是空想,华北的空气污染越不过西北山区,西北的风力也就不可能越过山区到达北京.北京刮风是人们自己的感觉,与工业化发电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个几年前非常热门的话题是太阳能,但这取决于如何组织这样的行动.太阳能不可能小规模试行.一个社区投资上千万元建立太阳能网站,城市其它部分按现有方式生存.一旦雾霾天气发生,太阳能社区将无电可用.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建设太阳能网站,关键是投资.依我的看法,唯一可行的出路是开始征收房地产税,而房地产税的款项专门用来建立太阳能网站.实际上,中国可以考虑的税种有很多,关键是这些税款如何花.必须有一种民众可以公开监督的税款花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