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党是最大的卖国贼,
把山水卖给了权贵
把尊严和良心卖给了马列
把土地卖给了俄罗斯、印度、越南
把幼女卖给了嫖客
把网络的清静自由卖给了五毛......
为什么中国的“贪官生产线”在世界上超一流,凡是被官方称为谣言的,大都是真的
去年12月6日,记者罗昌平实名微博举报,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发言人马上做出反应,称“纯属造谣诬蔑”,扬言要“报案、报警”,“采取正式法律手段”;此后一段时间,举报者的微博“出现空白”,被举报者却还在继续“履行职责”;3月份,新能源局成立,刘铁男卸任局长,却仍挂职发改委副主任;时过半年,终于有官方消息确认,刘铁男“涉严重违纪被调查”。
又一则谣言被“证实”是真的。
这并不能让人高兴,也不会是某些舆论再次宣扬的什么“网络反腐的胜利”、“官方民间合作反腐的良性互动”,这纯粹都是自欺欺人的扯淡玩意儿。我们只能更加绝望:依靠实名举报,能打掉几个贪官?打不掉贪官生产线,打掉一个两个贪官又有何用?那还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打掉贪官生产线,比举报、查处某个具体贪官难度可要大多了,如果需要加个数量词,我可以说要难上“一万倍”!
连《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人民微评”吐槽说“新闻发言人本是公职,怎会成了家奴”?
其实,这在体制中早已不新鲜了吧?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律化、法律领导化、下属家奴化,早已司空见惯乃至于成为常态。说实话,在中央国家机关中,这种家奴化的态势还不是特别明显,毕竟在部委中上下级官员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没有那么强;而在地方政府中,这种“家奴化”的官场结构早已经根深蒂固!
刘铁男事件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反腐的难度,虽然这已经算是难得的“轻易”获胜的案例。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举报某个有名有姓的贪官尚且如此艰难,要举报一个批量生产贪官的流水线(往往打着“组织”或“部门”的名头)该有多难?
每一项不受制约的权力背后,都有无数贪官;不受制约的权力机器,就是源源不断成千上万贪官的生产线
李克强总理着力推行的取消600余项“贪官生产线”行动,必然会遭遇极大阻力,进展不容乐观,甚至不排除夭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