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公知”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

“普世公知”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

黎阳

2013331


看了“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013322日文章《轰炸北京》(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3/24/c_124495700.htm),一个反应就是这些美国将军太不给中国的“普世公知”们面子了:复旦大学“日本问题专家”冯玮不是一个来月前刚信誓旦旦公开宣布“极端反华的日本右翼军人,也不会发出‘轰炸北京’这种举世震惊的狂言”吗?没想到人家这么快就当众赏了冯大公知这么大的一个嘴巴:不但公然声称“轰炸北京”,而且明确宣布这决不是什么“狂徒狂言”,而是美国整个军方的战略决策:“美国空军(同海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一起)正在从利用空中力量打击恐怖分子和非正规军,转向他们所谓的‘大型战争’”、“空军规划者将自己当前的工作描述为目标是研发能够‘轰炸北京’的制胜技术”——不是空军一家,而是空军同海军、陆军和海军路战队一起的的决定,不是仅仅在设想,而是在积极准备:“研发能够轰炸北京的制胜技术”。这让冯大公知那张老脸往哪儿放?是硬着头皮把拉出的屎往回舔、声称自己根本没说过不会有狂徒会狂言“轰炸北京”,还是死皮赖脸解释说,日本人说“轰炸北京”不行,美国人说“轰炸北京”就可以?

再仔细一想,不对,中国“普世公知”群起围剿中国“鹰派军人”才一个月,美国战略网站就出现了“轰炸北京”的战略计划,世界上的事哪有这么巧的?要知道中国“普世公知”对中国“鹰派军人”的那场大围剿被“美国之音”和海外媒体大肆报道得举世瞩目:“中国鹰派将校和知识分子的网上论战”、“中国鹰派军人惨遭人肉痛骂极端孤立”、“中共鹰派少将罗援微博遭‘围剿’乱了方寸”、“中国鹰派军人遭到网民群殴式围攻”、“围攻罗援的行为体现了高度的爱国责任感”、“一大批公共知识份子讨伐罗援”……如此形势,“美国之音”能知道,美国战略决策者岂能不知?如果我是美国军事战略决策者,我肯定会从中得出印象:中国社会已经分裂,中国知识分子阶级跟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尖锐敌对,不但不会反对外来侵略,而且会欢迎外来侵略。有他们为内应,消灭中国这种以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如今突然可能了。

如何证明这一点?战略侦察——抛出个“轰炸北京”的试探气球,看中国人反应如何。如果中国举国震惊同仇敌忾反应强烈,那就证明原来的印象不正确,还得再等时机。如果中国无动于衷,那就足以证明印象正确,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轰炸北京”的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对侵略者战略侦察无动于衷妥协退让意味着战争不可避免,最典型的教训是九一八的“绝对不抵抗”——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说:“敌人一向看不起我们,东四省得了便宜之后,加之以冀东、察北的占领,这些都算作敌人的战略侦察。他们得来的结论是:一盘散沙。据此以为中国不值一打,而定出所谓‘速决’的计划,少少出点兵力,企图吓溃我们。”——战略侦察得手,大规模战争必随后而至。

如果我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决策者,我必定在抛出“轰炸北京”的试探气球后密切注视中国“普世公知”的态度——如果他们对“轰炸北京”的反应象一个月前对“轰炸东京”的反应一样强烈,那说明他们可能是和平主义者,凡是战争都反对;如果他们对“轰炸北京”无动于衷,那足以证明他们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完全可以作为内应,完全可以作为是否发动消灭中国的战争的战略决策依据。

想通了这些,我也忍不住密切注视国内“普世公知”们对《轰炸北京》的反应。“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22日刊出“轰炸北京”,324日该文开始在国内网站流传,迄今整整一周。一个月前为“轰炸东京”之说暴跳如雷愤怒声讨围剿罗援戴旭的“普世公知”们对“轰炸北京”没有一个人说过一个“不”字,仿佛根本没这回事。鲁迅说,有些中国人只要“黄河不流到脚下,炸弹不落在身边”就永远麻木不仁,而这些“公知”们则简直连炸弹落在头上都不在乎——对“轰炸北京”毫不在意。

而那几个一个月前围剿罗援、戴旭等“鹰派军人”最积极最疯狂的干将在“轰炸北京”文章出现后的这一周都在忙活什么?

——吴祚来:用“硬实力”、“软实力”等文字编黄色下流段子含沙射影侮辱席近平夫妇;

——张鸣:对席近平访问俄罗斯和非洲冷嘲热讽,对席近平的“鞋子论”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冯玮:得意洋洋卖弄近一个月来在多少大报刊上发表了多少多少文章、做了多少多少演讲、多么多么受欢迎,如何如何在复旦大学跟日本人联欢,如何如何特别受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支持鼓励:“对我有关中日关系的言论进行了充分肯定”;

——袁伟时:跑到日本赏樱花,在日本大骂中国人为什么不积极到日本旅游、不跟日本积极做生意、鼓吹“政治经济分开”;

……

罗援和戴旭没有说过“轰炸东京”,“普世公知”们硬说他们说过,发疯一般群起而攻之,不由分说扣上一大堆大得吓人的罪名:“经常在媒体发表对日‘强硬言论’”(冯玮)、“总是在电视上宣扬战争”(张鸣)、“激发战争狂热”(吴祚来)、“信口开河,标新立异,对外以好战著称,对内则党同伐异”(袁伟时),咬牙切齿必欲置之死地:“老老实实遵守纪律,别惹是生非!建议中纪委和国防部好好管管他们”(袁伟时)、“思想抢滩,让文革思维军事化”(吴稼祥)、“军人干政”、“涉嫌违宪”(“老榕”)、“应该法办!”(“何时天明”)、“不仅是国贼,还是人类公敌!”(吴祚来)、“在为谋反造声势”、“罗援不除,国将有难”(“渭北春树”)……美国军方不但公然声称在计划“轰炸北京”而且准备为此开发什么武器、用什么战术等等全部都摆明了告诉你,中国“普世公知”们对此却屁也不放一个,更不用说怒斥“强硬言论”、“宣扬战争”、“激发战争狂热”、“信口开河,标新立异,以好战著称”、“人类公敌”了——你们这会儿怎么全哑巴了?为什么不对美国军人也来一番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来一番“自古知兵非好战,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中牺牲最大的是平民”之类苦口婆心、弄个“罗援将军,一个烈士的母亲想对你说几句话”之类哀哀欲绝?——“轰炸东京”之说是假的,你们偏要当成真的;“轰炸北京”之说是真的,你们偏要当成假的,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只敢跟中国军人撒野、对美国军人却那么俯首贴耳?为什么对“轰炸东京”那么咬牙切齿,对“轰炸北京”却如此心平气和?结论只有一个“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

自从以捏造的“轰炸东京”为借口围剿中国军人起,“普世公知”们就给自己套上了根链子。开第一枪由你,以后的事就由不得你了。这就是政治斗争的规律。“普世公知”们不懂政治斗争规律还想玩政治,那被玩死活该:你既然拿“轰炸东京”作为挑战借口,那就不能不在“轰炸北京”问题上表明立场,想回避也不可能,装聋做哑也无济于事:沉默也是表态:“此时无声胜有声”——不承认?你说你反对轰炸北京,证据呢?什么时候反对过?没反对,那不就是“不反对轰炸北京”吗?这就叫“行为艺术”。“普世公知”们就是用这样的“行为艺术”证明他们容不得轰炸东京,巴不得轰炸北京,巴不得美国军队打进来,巴不得把敢于抵抗侵略的中国军人全干掉——不仅是“协助猎鹰”,而且是“十足内应”。

“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让“普世公知”们一下子定格了,定位了,定性了,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了——今后如果有人问:谁是“普世公知”?答案非常简单:就是那群“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内奸国贼王八蛋——张鸣不是气势汹汹逼问“你心目中的国贼是谁”吗?现在容易回答多了:就是是那伙“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普世公知”——这可是他们自己对号入座自找的。从今往后不管他们出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讲了多少话,也抵不过这一句话十四个字:“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这顶帽子他们算戴定了,就象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见肉生根,今生今世一辈子都别想摘下来。人们从此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他们用什么身份头衔,不管他们说什么干什么,只要用“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就可以一针见血:“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冯玮”、“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张鸣”、“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吴祚来”、“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袁伟时”……

不仅如此,从今往后他们周围的一切人都会跟着沾光:“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冯玮的学生”、“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张鸣的弟子”、“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吴祚来的同伙”、“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袁伟时的后代”、“为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公知服务的报刊杂志电视台”……

冯玮既然在微博上宣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是他的后台:“对我有关中日关系的言论进行了充分肯定”,那他就等于宣布他的“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得到了复旦大学的官方支持——罗援否认自己说过“轰炸东京”时,冯玮说,“我只能从媒体领教罗援将军高论。如此之多的官媒公然造谣,建议罗将军将其一并诉至法庭,以正视听”。既然如此,根据同样逻辑,既然冯玮在微博上宣布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对他“有关中日关系的言论进行了充分肯定”,那就只能相信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支持他“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如果不是这么回事,同样只能建议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将冯玮“诉至法庭,以正视听”——请君入瓮,公平吧?

如果“普世公知”的“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导致美国战略侦察的结果是真的轰炸北京,那将来遭受轰炸的北京老百姓必定向导致这个后果的“普世公知”们算帐——你们既然宣布“‘我们’不是一伙的”,那今后想再和老百姓成为一伙也没戏了,尤其是中国老百姓尝到你们造成的挨炸滋味之后。

我于326日写了篇“美国叫嚣‘轰炸北京’,‘普世公知’屁都不敢放”,虽然是骂,其实还有几分好意:变着方地提醒“普世公知”:再无动于衷,问题的性质就要变了,想补救都没门。虽然说了白说。但总算“有效无效,心意尽到”、“勿谓言之不预也”。如今“普世公知”们想反悔可没门了。我早就说过,“围剿罗援、戴旭等‘鹰派军人’的‘普世公知’们(尤其是吴祚来、张鸣、冯玮、吴稼祥、袁伟时、‘渭北春树’ 、‘何时天明’等最卖力的干将)很可以自豪了: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大名刻上了历史:‘面对侵略中国时矛头对内不对外、吃里扒外当汉奸’——虽然不能流芳百世,但遗臭万年也算扬了名,这辈子没白活,‘癞蛤蟆上案板——也算四两肉’”。如今这遗臭万年不仅又添了一笔,而且比过去的描述更简洁、更精炼、更朗朗上口:“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

戴着你们“只反对轰炸东京,不反对轰炸北京”的帽子下地狱吧,“普世公知”们。

=======================================

黎阳声明:本人放弃对此文的版权。只要不违背本文主旨,任何人均可转贴,可散发,可抄袭,可复制,可被冒名顶替,可被任何媒体拿去用,可被任何人引用到任何文章中且不写出引文出处,本人分文不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