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说国企情况,那我也把我了解的说一说
我已经租这个小国企的写字楼办公很多年了,他们原来有近两百人,自从国家允许私营经济以来,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重的人才流失,要不是有土地可开发,那早就被淘汰出局了.他们的几任头也想了各种办法,应对市场经济,出资开过驾校,办过出租车公司,贷款购买最新的国外设备,高薪外聘技术高手,踉踉跄跄走到今天.所办的各种副业均因经营不善或规模太小,倒闭的倒闭,转手的转手.主业也日益萎缩,不得不在去年将全部设备租赁给民营企业,解聘外雇的员工,完全靠出租厂房和没有投资一分钱建起来的写字楼租金存活.而且还活得不错,全厂除了主动离职,病退和正式退休的以外,没有下岗一个员工.
他们厂自90年起,就再也没有招收正式的员工,原有职工特别依赖工厂,生怕被推到社会上,一心希望能熬到退休.可以说是现代职场的弱势群体.早先民营企业几乎不承诺养老,就是现在从民营企业退休,待遇上也不如国营企业.他们厂退休员工除了从社保中心领到退休金外,还从工厂领每月300退休补贴.
这样的小厂,国家早就不给各种经费支援了,开始还从工厂定购产品,后来连定购都变成了市场招标,加上沉重的人员负担,要想存活几乎不可能.
好在他们有厂区,土地可以利用,所以就招商建了两座中小规模的写字楼,批件是厂里跑下来的,但资金一分都没有出.完全是合作方垫付盖起来的.现在70名在职员工和上百的退休员工就全靠这些物业出租收入养活了.原来的工人变成了物业公司的职工,他们每年退休近十人,腾出来的经费都转移到在职职工身上,收入一直能比北京平均收入高一些.现在每月五千以上,他们所有员工都分有住房.因在大学区,出租出售都比较值钱.很多早年辞职下海的人员还不如这些留下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