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mog

被调侃为“污染物进得来出不去”的簸箕形的北京,从2011年12月份以来,连续遭遇多起严重的“大雾+灰霾”的极端空气污染事件。究其原因,仍旧是说了无数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承受极限”、“极端不利气象条件”。

  这两个理由并不能成为北京理所当然成为“厚德载雾”的城市的理由。实际上,在清华大学做的两类大气污染源排放分析中,已经给出了北京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即整个华北地区冬季的燃煤供暖、环渤海地区的石油炼化(天津、唐山、沧州、北京、石家庄)、山西的煤焦化、河北的钢铁工业(邢台、邯郸、曹妃甸)、山东的水泥工业、北京的机动车。

  而连续三次“躬逢其盛”的吴兑,在大尺度上发现去东以来,华北华东地区的大气环流基本上是“纬向环流”,不像冷空气来临时的“经向环流”,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还使得一公里以下的近地层大气形成“气流停滞区”,使污染物进得来出不去。

  吴兑还在小尺度上发现云层的影响。在飞机起飞降落期间他发现在北京上空600-1000米范围内,有一层厚厚的“层积云”,“这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云层,就像给北京加了个盖子,将污染物限制在其下,无法流动”,他说,层积云同时为没法扩散的污染物提供了反应界面,极易形成二次颗粒物,使得PM2.5浓度迅速升高。

  虽然原因逐渐清晰,但对于北京及华北地区而言,想驱散雾霾,要做的,不仅仅是实施“国Ⅴ标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