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发展 农业合作组织 商业资本涉农将受限


内容简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一如既往地继续聚焦三农问题,而此次农业经营体制将成为焦点。在中国国情的影响下,我国不可能出现像欧美国家那样的大农场,商业资本涉农将受限制。

34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伙农民按下血手印,拼了性命搞“包产到户”,由此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产到户在极大调动农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小生产者无法与大市场对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太过分散的耕作和经营方式使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运作无法顺利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因为与亿万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过大而推行不力。

随着农村经营体制调整为“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经营结合的双层经营”,上述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反而使得商业资本大量进入农村,以所谓“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以流转或直接圈地的形式,名义上是进行农业经营,实际上则进行了“非粮化”甚至“非农化”的“变形”。

中农办主任陈锡文此前对记者表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农业生产都是以农户经营为主,少数公司化的农场也主要集中在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部门,如某些养殖业。种植业基本以农户经营为主,这是由农业生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目前的名义城市化率才51%,亦即有6亿多人仍在从事农业。张晓山表示,“中国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70%,也有4亿人在农村,所以这就决定中国不可能大量出现像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那样占地几千公顷的公司农场,或者南美的种植园,然后农民都成了农业工人。中国未来的农业还是以农户经营为主。

因此,2013年一号文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遏制公司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的进入农业、农村的同时,解决好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以及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农户做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张晓山表示,这需要在小农经营的基础上联合合作,在此基础上与外界的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服务多种主体有效对接,让农民能够有效地进入市场。

事实上,虽然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也以小农经营为主,但这些国家地区的农业合作组织非常发达,在为农业、农民提供金融、市场、咨询、科技等公共服务上发挥了主体作用。

陈锡文表示,选择一种资本主导的雇工农场还是选择类似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那样的农民合作,这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未来走向。因此,商业资本涉农将受限。

所有跟帖: 

这是中国蛋糕仅存的一块来钱慢的了。看来又被某利益大人相中了, 哀! -goldenman- 给 goldenm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2 postreply 11:26:18

一人几亩地的小农经济是不可能致富的。“联产承包”最多温饱。 -xwu622- 给 xwu622 发送悄悄话 xwu62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2 postreply 12:31:58

对头,到城市作民工就能致富! 只要不冻死在桥下。 -gulala- 给 gulal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2 postreply 19:19:45

还是合作化好! -wjsun- 给 wjsun 发送悄悄话 wjs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2 postreply 18:27:51

1+1=2 和 1-1 =0 都有可能。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2 postreply 07:00: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