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平等,和对人格的不尊重待遇的,往往是官僚和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毛的改造对象
五七干校,或称为牛棚,是让知识分子和官僚到农村去,亲身体会底层的生活,并让他们放下架子,和农民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
傅仪的《我的后半生》谈的就是自己被改造的经历。
毛要建立的是一个平民社会:没有阶级,没有等级,没有私心杂念,要大家都做白求恩式的五种人。
现实中的人无法做到,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平等的,人格是独立的,是鼓励独立思维的,如张铁生的交白卷,等等。
一句话:鼓励一切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