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
吃不饱饭不是毛的过错:中国的历史上饿死人的事连史书都懒得一一记录。天灾人祸,在一个农业大国,是家常便饭。
毛推动工业化,就是要摆脱农业国的困境:156个项目就是毛主笔的,这些项目奠定今日中国工业的基础。
打成和被打成反革命,是执行的问题。但框架的建立并没错:权力的基础应来自于人民。
美国的三权分立也搞了两百多年,黑人和妇女的选举权也是在建国近两百年后才实现的。
如果文革的框架不被放弃,经过三十多年的改进和完善,今天的中国会是另外一个模式。
日本的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也是抛弃了很多日本原有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