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毛泽东和文革
来源: calgaryview 于 2012-09-08 04:03:4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75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我从来不赞成文革是权力斗争的解释. 如果毛泽东为了把刘邓拉下马, 巩固他的个人权力, 那么这个目的在六六年夏季就已经基本达到. 五一六把彭罗陆杨拉下马, 八届十一中全会刘邓在中央失势. 毛个人的权力和威望在接见红卫兵时如日中天。 如为了个人权力和历史名誉, 有什么必要折腾十年。如他自己所说,“准备跌得粉碎”。 以毛的明智, 不会去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蠢事.
我看毛泽东的文革有三个目的.
1.防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对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分外警惕。他对利用人的自私本性和通过竞争及追逐利润来刺激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为然. 他批判三自一包, 利润挂帅不遗余力. 他试图通过"斗私批修”,学习大寨, 大庆和解放军来探索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防止中国出现类似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他是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唯一一位把党内的官僚特权阶层作为一个阶级来看待,并把防止中共成为新的压迫阶级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任务。他不相信西方的选举和法制,认为那不过是维持现存秩序的工具。他的文革是“要找到一种方法,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揭发我们的黑暗面”,而且要“过七八年再来一次”。
3.破除封建礼教, 解放思想. 中国几千年礼 教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教化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为目的,扼杀民众的自主意识。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土地革命。农民在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打破了对乡 绅的敬畏。但农民把地主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是以共产党的枪杆子作后盾的。这一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精神上的礼教束缚,培养普通民众 的自主意识。文革前中国人民对新制度和新阶级的普遍敬畏不仅使中国难以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普遍的思想解放,也使中国不可避免地滑向像苏联那样的阶级分化 和僵化。文革从破四旧, 造反有理, 夺权, 到后期的批孔, 都是要中国人民精神上不再唯唯喏喏。
解放思想但同时又大搞个人崇拜, 不是自相矛盾吗? 毛泽东说个人崇拜"讨嫌”, 我觉得他说的是真心话。 人非圣贤, 既便不为金钱女色所动, 也可能为权力和崇拜所动。 如毛自己所说, 他身上“虎气猴气”都有。 但毛本质上是个理想主义者, 一个革命者。 他不是一个要做皇帝的人。 他要打碎他亲手建立起来的现存秩序。 他要得罪现存秩序中的庞大利益集团。 他要挑战中国人上千年的精神传统, 他试图扭转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巨大惯性. 他几十年的战友们几乎无一人真正理解和支持他.。他是孤独的。 他似乎只有利用娴熟的政治斗争技巧和个人崇拜来实现他的目的.。个人崇拜是他用以建立起和底层民众的直接对话的工具。 事实上, 文革中“最高指示”成为底层民众挑战庞大的官僚阶层的利器.
毛泽东一生都站在平民一边. 他一生都追求理想. 他领导了人类历史上只有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可与之相比的中国革命. 但他认为那只是他做的两件事中的一件.他并不满意这个革命所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短短十几年, 他已意识到这个新制度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特权阶层和走向资本主义. 他要找到一种方法扭转这一趋势。作为一个毕生革命者,他的方法还是诉诸底层民众。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打破中国人民的礼教思想束缚及对新制度和新阶级的敬畏,建立平等意识和自主精神。文革确实在这些方面做了巨大尝试。
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建立新政权或新制度的伟大领导人中,毛是唯一一位要亲手把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制度打碎的开国者。他也是唯一一位试图不仅在制度方法上也在精神上武装底层民众使他们在他身后能够对上层阶级作长期挑战的国家领导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无阶级社会是人类的美好理想。18世纪的法国社会主义者们进行过小规模的试验。毛是历史上唯一一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作了大规模的尝试。
同历史上其它大革命一样。毛的直接诉诸底层民众的大革命造成了许多社会痛苦。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文革年代. 毛泽东的通过不断革命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防止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在实践中并不成功. 西方和东方许多国家历史展示的利用人类共通的自私本性通过自 由竞争及追逐利润来发展经济似乎是唯一可行且不可避免的道路. 毛在与这一巨大的历史惯性的挑战中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全面否定了毛的尝试。中国最终走上了集权体制下利用资本主义机制快速发展经济的道路, 也带来了现行体制下愈演愈烈的腐败和不平等.
36年后回头看这段历史, 我们都知道毛的尝试是失败的而且代价是巨大的. 但作为历史探讨, 把毛发动文革的初衷归于权力斗争,或对文革的简单否定都 无助于吸取毛泽东的革命的巨大文化遗产. 现今中国社会的大 面积腐败,官员操守的普遍堕落 和官民冲突的普遍尖锐,不由人不想起毛泽东当年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种种论断。不论如何诅咒“文革复辟”,若隐若现的文革热,其实正是对当今社 会现实的反映。毛泽东的“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揭发我们的黑暗面”,使贪官污吏们夜里想起就心惊肉跳。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既不崇拜皇室也不敬畏权贵。对枉法权贵的口诛笔伐反映了今天中国老百姓的平等意识. 也许这些正是文革留给我们的遗产之一?毛泽东当年诉诸底层民众的巨大尝试,唤起了整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对特权阶级当政的警觉。也许这正是我们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应持乐观态度的理由之一?
如果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不可行的, 那么在探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建设时, 我们不因忘记毛泽东当年的深刻思考以及他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尝试. 其中有许许多多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