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强动手本来是一件小事,中国每天发生的比这严重得多的“小事”(何止动手,甚至动家伙)数不胜数,人们本来也早就因观感疲惫而钝化了,但是给这件事挂上政治符号,非要分出个是非曲直,使得这样一件“小事”立刻变成了一件全国性的政治事件。
说它是小事,就像某网友说的那样:
人家结婚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没人逼你;你去了可以送礼也可以不送,也没人逼你;可你却偏要送一个花圈……
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是不是值得大惊小怪?
从事件发展的过程,感觉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老人反毛言论—〉打架—〉照相、人肉—〉韩德强回应—〉白岩松舆论大棒
在支持韩德强行为的评论(正方)和反对韩德强行为的评论(反方)很多其实已经脱离事件本身,是引申到一个极端的不存在的假设后的评论。正方的极端就是汪精卫定的法也要守吗?如果只讲守法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业吗?反方的极端是正方再下去就是无法无天的文革。正反两方的分歧主要体现在重视动机(善意/恶意)还是重视方法(法律程序),实际上是二者都应该重视,而二者不可得兼,本身就是社会的悲哀(注:善意恶意的判断需要时间,但并非不可判断,有些是可以瞬间判断的。)。如果在人们的常识中,这种“恶意”按照“法律程序”是不会受到惩戒的,这种“常识”以及如何会形成这种常识,难道不也是这一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之一吗?
——————————————————————————————————
如何看待韩德强掌掴“老人”事件?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让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公认的领袖,毛泽东犯过错误,他的错误已经有了结论。无论是三七开,还是七三开,毛泽东都是不能被完全否定的!
法治社会,思想观念尽管有区别,但是必须坚守法治底线。中国的进步发展还需要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加以引导,毛泽东思想已经不属于毛泽东个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时期的经验汇聚,同时它的精髓,对于发展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但得到了多数中国人的尊重,西方国家也同样借鉴推崇。
否定毛泽东,也是否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既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同样也要汲取历史的经验。社会主义制度符合现今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所以持不同观点却不能否定国家制度,这应该是是社会主义法治底线。
中国的多元化,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各种理念都有自己存在的土壤,各得其所。一国两制,其实已经认可这样的存在,但是基本制度却不能动摇。公民的言论应该在宪法的许可内进行,如果违宪,那应该不在被法治保护的行列。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明这个“老人”违反法律,但是却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的行为是消极的。这个“老人”在保钓游行的时候,制造不当言论,不是选错了地方,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今天的中国走出历史的阴霾,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尽管有诸多困扰,只要秉持人本理念,未来会更精彩!而那些纠结于个人恩怨,浸淫于历史走不出来,不但没有大局观念,干的就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目的就是让外国人看热闹。
韩教授打人,或许欠妥当,但更应该算作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设想一下,如果你遇到街头无赖耍泼皮,这时一个热心人及时站出来,为制止他,及时的煽了他一耳光,在情理上完全是可以原谅他的,甚至还可以作为惩恶扬善的范例。然而,现在最让很多“左”营人士闹不明白的是:原本一起简单的事件,为何弄出如此局面?先是白岩松公开指责韩教授,后是人民网贴要求公权部门处置韩教授掌掴“老人”事件,这个“老人”可不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