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华最近回重庆的观感

来源: 温故而知新 2012-09-28 20:04:5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47 bytes)

送交者: 谐和。 于 2012-09-29 02:59:13

回家(1)----重庆


回国一月,刚刚回来。去了北京,香港,成都,重庆,南充。

重庆真美,不是一般的美,是美得不一般。如果你坐动车到重庆,在重庆北站下车后,绝不要去打出租车,你拖上行李,乘坐二号线轻轨,轨道沿着嘉陵江 一直走下去,你就准备好照相机,把美丽的山城,美丽的江水,一路拍照下去,停不住手。重庆的美,是立体的,大气的,现代和自然混合的美。全国没有几个城市 能看到这样的立体美,直辖市中就更没有。有人把香港比作重庆,那只是在万家灯火时的夜里。若是
在白天,香港那石屎林立的巴掌大块地方,那里能和重庆的大气开阔相比!

重庆一周。想不到我会见到那么多的亲戚,朋友,熟人;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

无论和什么样的重庆人摆龙门阵,市政府的官员,歌剧院的国家一级男高音,中学的老师,重庆钢铁公司的退休老工人,自由职业者,警察,等等,离不开的三个字是:薄熙来。

谈到薄熙来在重庆的4年多政绩,重庆人是口无遮拦的,是天高皇帝远的,是“个老子”的,是“锤子”的,只是,绝大多数人是赞赏的:“薄熙来给重庆 老百姓做了实事”,“重庆这几年变化太大,和薄熙来分不开”。“哪个要诬蔑薄熙来的五个重庆,90%的重庆人要反对他。”“薄熙来以前的那几个,包括贺国 强,汪洋,在重庆没给老百姓做什么事,个个都是昏官庸官。”

有人把薄熙来的倒台和上海的陈良宇比,其实是大有不同。陈良宇罢免时据说上海的人“敲锣打鼓庆贺”
,而薄熙来倒台时,重庆人的反应是“不相信”“有阴谋”,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念着他的好处,没有
人“庆贺”。

所以,罢免薄熙来以后,张钦差到了重庆,身段一直放得很低很低,声调一直很细很细。毕竟,被3千万人反对的感觉,谁也不愿意承受。

薄公在那里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一直在执行着,除了唱红歌被压制以外,其他的,如修建廉租房,交警巡逻台,村村通公路,留守儿童特殊政策等等,一个也没有动:重庆人不准他们动!

说到交巡警平台,在中国乃至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对保障城市治安老百姓安全也是独一无二的。重庆人
的安全感宜居感和这个交巡警平台有很大关系。重庆因其特殊地理和历史条件,袍哥,帮会,黑社会在那里很有市场,薄熙来以前,重庆治安一直不好。朋友告诉我,白天走在街上就有人抢皮包,单身妇女晚上走黑路要冒很大风险,做生意的人天天担心来收保护费的地痞。

现在,大家都说重庆的治安好了,人们感到安全了,晚上一个人外出也不害怕了,小生意也好做了。自然而然地,就归功于薄公的“打黑”和建立交巡警平台,

据说有人曾经想撤掉交警巡逻平台,就有人搞了个民意调查,结果是90%的重庆人不准撤,结果,张钦差只好作罢。

我去仔细看过街上的交巡警台。占地不大,多设在街边和闹市,两三个警察坐在带蓬的平台里,有问必答
,有事必查。平台配有一驾黑色警车,1-2辆摩托车,一个木箱里放着雨伞为雨天的行人免费提供,另一
个木箱上写着“验枪处”,不知是为什么用的。

这里要提一下那个放免费雨伞的木箱。重庆是个多雾又经常下雨的城市,警察提供免费雨伞给突遇暴雨的行人,不验身分证不交押金,只需行人在雨过天晴后将伞还到任何一个平台去,自觉自愿地。据说,还伞
率达80%。都说“加强警民关系”“增强城市人民的素质”,这个免费雨伞,在无声之处润育着这座城市。

我就在想,象纽约,底特律这些杀人抢人强奸率高得吓人的城市,有那高明的市长也学重庆,修建一些警
察巡逻平台,这些地方的治安状况是不是会大大改善?杀人强奸率是不是会大大降低呢?肥胖的警察们也
少些事后的“侦查”,纽约底特律市政府的警察治安开支也会节约很多吧?

向重庆学习吧,各位。

当然,也有抱怨薄公的。我的一位多年不见的老表姐,女儿已经嫁人,夫婿是位警察。老表姐抱怨说,以
前这位警察女婿的工作服由单位上包洗包熨,可薄熙来上台后,头两件事就是规定:一,任何人不准动用
警车办私事;二,警察衣服一律拿回家自己洗熨。这可惹恼了我的老表姐,她说,以前女婿都是用警车“
顺便”接送孙女上幼儿园,这下不行了;衣服还得自己拿回家洗,“幸好,现在警服都由白色改成黑色的
了。”她说。

我想起那句话,薄公给重庆带去的是“官不聊生”,而不是“民不聊生”。

薄公在重庆,功德无量。

 

关于“官不聊生” 和父母官,再说几句


 

散仙谷 http://www.web*****4.org/web*****/sanxian/

 



送交者: 谐和。 于 2012-09-29 08:12:20

回答: 回国(1)---重庆 由 谐和。 于 2012-09-29 02:59:13

薄熙来在重庆搞的照顾留守儿童政策,不张扬不显摆,实实在在地安了千万农民工的心。” 留守儿童“这个名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重庆一向是农民工输出地,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告别了贫瘠的山村,去沿海城市打工,为沿海城市的富裕,为中国的 GDP默默作贡献,牺牲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留下老人孩子在家乡。这群人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实际上是没有父母照顾的一群。以前那些在重庆把GDP叫得山响的 官员们,贺国强们,汪洋们,从没想过为这些孩子们,为他们的父母们做些什么,而薄熙来想到了,做到了。除了免费提供牛奶,还有其它生活补助。到每个人头 上,也许并不多,可是心到了,心暖了。

父母官做到这个份上,向薄公学学吧,各位。

当然,也有抱怨薄公的。我的一位多年不见的老表姐,女儿已经嫁人,夫婿是位警察。老表姐抱怨说,以前这位警察女婿的工作服由单位上包洗包熨,可薄熙来上台 后,头两件事就是规定:一,任何人不准动用警车办私事;二,警察衣服一律拿回家自己洗熨。这可惹恼了我的老表姐,她说,以前女婿都是用警车“顺便”接送孙 女上幼儿园,这下不行了;衣服还得自己拿回家洗,“幸好,现在警服都由白色改成黑色的了。”她说。另外一件让她不满意的事情是:女婿在交警处工作,每天要 24小时三班倒地在平台上值班,冬天寒风吹夏天酷热晒,让她这位作丈母娘的很是心痛。她说:“比不得以前,上班坐在办公室里,轻松多了。”

据说,薄熙来在重庆时还有一招令当官的头疼:半夜12点突击召开市委扩大会议。那些在夜总会三公请客,卡拉OK泡妞的主儿最怕这一招,现原形的不少。也就是这一招,让重庆市官员们的纪律风纪严肃了许多,办事也有效率了许多。

重庆大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为市政府修建楼堂馆所的政府。我表妹在市政府工作,她指给我看了位于三峡博物馆左侧的那栋黑乎乎的市政府大楼,简单的五六层楼,看起来象座中学校舍,据说里面是旧的楼,只在外面加固了一下。在那里面上班,估计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官员,很少。

我想起那句话,薄公给重庆带去的是“官不聊生”,而不是“民不聊生”。

薄公在重庆,功德无量。

所有跟帖: 

百姓什么能力也没有。这才是悲剧 -syttjl- 给 syttj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8/2012 postreply 20:24:48

心情很复杂,也很堵心!我以前是支持薄熙来,王立军的。现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8/2012 postreply 20:37:22

其实应该支持是他们的执政纲领和政绩,个人只是载体 -温故而知新- 给 温故而知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8/2012 postreply 20:42:18

在排除异已过程中,整顿了重庆警界是事実。 -野渡舟人- 给 野渡舟人 发送悄悄话 野渡舟人 的博客首页 (106 bytes) () 09/29/2012 postreply 03:50: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