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监50”号是一艘集巡航执法与海洋调查为一体的4000吨级海监船,是中国综合能力最强、设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监察船,为中国海监旗舰船“中国海监83”号的姊妹船。2011年12月,“中国海监50”号正式履行海洋巡航维权执法职责。
基本信息 “海监50”号,于2010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工期15个月,在3个月的相关试验检验后,2011年6月交付使用。
性能参数
“中国海监50”是中国海监船建设项目二期工程中吨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艘船,型长98米,型宽15.2米,型深7.8米,排水量3980吨。该船在其姐妹船“中国海监83” 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对舱室布置作了优化调整,采用了当今世界先进的ABB电力全回转推进系统,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大于10000 海里,自持力60天。船上配有先进的可控被动式减摇水舱系统,能抗12级台风,并搭载了Z9A型直升机、卫星动力控位设备、卫星通讯导航设备以及先进的海 洋巡航、调查、取证设备。
正式巡航
“中国海监50”号于2011年12月13日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码头启程首航,正式履行海洋巡航维权执法的神圣职责。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总队长刘振东介绍,“中国海监50”号首次巡航维权执法将抵达中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的日向礁、苏岩礁附近海域、中日共同开发区海域以及中国春晓、平湖油气田周边海域,并将执行海空联合巡航维权执法。[1]
首次巡航中国钓鱼岛海域
北京时间2012年3月16日5时许,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这是中国海监50、66船入列后首航钓鱼岛。此次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巡航,体现了我国政府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日本当局8月15日下午非法抓扣中方14名保钓人士后,中国海监船于15日晚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经过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部巡逻船确认,15日晚11点10分(北京时间10点10分)左右,中国海监船“海监50”驶入钓鱼岛黄尾屿西北偏北44公里处海域进行巡航。
据那霸海保部称,该海保部巡逻船曾用无线确认“海监50”的来意,中方船只回应表示“我们正在进行正当巡航”。
报道称,“海监50”随后继续向钓鱼岛海域南下,16日凌晨左右,中国海监船在黄尾屿西北偏北34公里处海域反复迂回行驶,在巡航35分钟后离开该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