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你不知道的抗战)

本册部分人物简评:
黄郛:被蒋介石两次利用、两次抛弃的结义二哥。
何应钦:“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国民党亲日派的代表。
宋哲元:冯玉祥麾下五虎将之一,军人主政的失败典型。
张自忠:知错而能改的民族英雄,“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傅作义:民国第一擅守之将,防御力天下无双。
汤恩伯:最“土鳖”的国民党“海龟”将领。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 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作品相关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 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第一章:白云深处有人家

    白云山馆的主人叫黄郛。如同干将旁边有一个莫邪,黄郛旁边也有一位神仙眷侣,她叫沈亦云,而白云山馆实际取自夫妻两人姓名中 各一字(黄郛字膺白)。如果熟悉民国史,你就会知道,这位黄夫人亦是当年难得的奇女子。辛亥革命年间,有一个著名的杭州女子敢死队,队长即为沈亦云。在那 个时代,沈亦云的很多见解远远超出了所谓妇人之见的框范,为一般的政客文人所不及。她说,民国说到底,其实不过是被两部小说所支配。北方的袁世凯读的是 《三国演义》,就知道耍奸谋弄权术,而南方的革命党人读的是《水浒传》,患难时兄弟结义,稍弄出些眉目却又马上互相猜疑。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第二章:纵横四海

    自从黄郛南下不归之后,华北局面一日危似一日,连何应钦都因顶不住压力,跑回了南京,但这时有人代之而出,撑住了眼看就要倒 下的擎天之柱。此人非同凡响,黄郛在华北苦撑两年之后,他又继续在那里独撑两年,然而同为政治家,两人从性格到作风又截然不同。黄郛是一个很真的人,这个 人却真真假假,哭哭笑笑,一生演过的戏连他自己都数不清,黄郛有既定的深远策略,这个人擅长的却是变幻不定的纵横之术。他就是萧振瀛。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第三章:大漠英雄

    其实,对于萧振瀛被迫离开华北这个现实,连蒋介石都不能接受,却又无可奈何。黄、萧都不在,华北今后麻烦了。幸好,萧振瀛还 留下了“锦囊”,又幸好,宋哲元照做了,而且效果立竿见影,二十九军内部得到暂时稳定,日本人无孔而入,又接着打起了绥远省的主意。这就有了著名的百灵庙 大捷。正是这个大捷,令黄郛在弥留之际仍激动不已。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第四章:死亡旅行

    本来蒋介石还想支持傅作义继续进攻商都,以端掉伪蒙军老巢,但因阎锡山态度消极,加上突然听说西安不稳,他决定先放一放,到 西安去安抚东北军。他没有料到的是,此次西安之行会是一次差点永远买不到归程票的死亡旅行!这场大戏的主角先后有好几个人,其中之一就是东北军少帅张学 良。

    《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第五章:到西安去

    1936年12月16日,南京政府发布对张学良的讨伐令,东西两路各集结了十个师的中央军,形成重兵压境之势。在绥远抗战中 没现身的战机,此时也从洛阳机场起飞,奉命轰炸西安。置身这种强大外部压力之下,担任西安卫戍任务的第十七路军开始出现不安,一些人指责张学良,认为是他 把大家带入了一条走不出去的死胡同。还有人声称,只要中央军有一颗飞机炸弹落进西安城内,就铁定会先毙了姓蒋的。

连载完成 谢谢关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