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趁美国深陷中东战争泥沼和金融危机无暇东顾的“天时”之便,与周边国家基本确认边界,赢得了和平发展的“地利”,再加上国家内部相对稳定的“人和”局面,使中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在过去十余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外患频仍、灾难深重的中国,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繁荣时代。然而在我们为祖国的成就欢呼鼓舞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盛世光环下的阴影。
就中国内部的问题来说,金融危机后,过去三十年间带动中国经济成长的出口加工业深受重创,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固然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造成了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上充斥着“笑贫”、“仇富”的戾气;东西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大量中西部农民背井离乡到东南沿海大城市打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分化;过度无序地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危机以及食品安全溃守的政府信用危机,都已经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全国各地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次数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庞大,影响越来越深远,地方政府越来越难靠收买或恐吓以达到“维稳”的效果。表面上灯红酒绿的盛世中国,实际上已站在了社会动荡的边缘。
就中国的国际环境来说,情况更加险恶。中国东临世仇日本,西与处于战乱中的阿富汗接壤,南向毒品泛滥的东南亚诸国,与菲律宾等国则有海域纠纷。虽然中国解决了与大多数邻国的领土纷争,但藏南尚被印度占领,而且印度长期支持达赖喇嘛分裂中国,近来又想插手阿富汗,取得在中西亚的领导权。作为一个既有核武,又有远程导弹,同时自视为中国竞争者的国家,印度的崛起一定要引起中国人的警惕。中国还是世界上核邻居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印度,都处于相当不稳定状态,他们拥有的核武库对中国的安全都是潜在的威胁。
当今世界局势变幻莫测,“阿拉伯之春”造成了中东巨变,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中国在现阶段没有海军投放能力保证海上能源通道的畅通,而陆路能源通道则要经过动荡的中亚与西亚国家。更重要的是,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高调宣示重返亚洲,旨在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与国家安全。
2011 年底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很可能将世界经济再次带入萧条状态。历史告诉我们,严重经济危机经常会转化成政治危机甚至军事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经济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二战以来,除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外,不少国家的武器库里还增加了可以发动灭绝人口的生物战、基因战等非常规武器。二战结束后,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将使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木棍和石头( I do not know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3 will be fought, but World War 4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 )。 他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今天的世界陷入战争,其后果将远远超过二战的惨烈,很可能是决定人类文明存亡的末日之战。 从法国、英国袭击利比亚可以看出,现代战争从准备到发动十分迅速,一个国家从和平滑落到战乱的历程极其短暂。
中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要有居安思危的备战思想,在世界局势险恶动荡的今天,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政府,必须要严肃考虑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及早构思战略布局,增强国家的存活力( Survivability ),减少脆弱度( Vulnerability ),这将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
经历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国耻,中国人汲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建国以来一直大力发展军工技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制造业水平的全面提高,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军事强国,航天大国,高科技、低造价的中国武器已经进入了井喷时代。尽管国际环境日益险恶,只要中国军人有能战的实力,敢战的意志,同时有不轻易言战的智慧,环视天下,敢和中国打全面战争的国家几近于无。
虽然当今的中国已经没有一百年前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历代王朝的灭亡的根源往往不在外患,而在内忧。当统治集团的腐化造成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的时候,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异族入侵,整个社会立刻涣散崩溃。就象一栋美仑美奂的大厦,外表坚固,可是如果内部的栋梁腐化,一经狂风暴雨,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今天的中国尽管处处有人奢夸绮靡,但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种种混乱溃败的迹象,如果不及早正本清源,所谓盛世的繁华恐怕只是脆弱的泡影,乱世的先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