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 道真相 传真知 辨真理
《左传·襄 公二十四年》中言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做人,立功指做事,立言指做学问,此“三不朽”常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用此标准评价温家宝,我想得分应是不会低的。这位在任九年即将卸任的古稀老人仰望星空,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试图力挽狂澜,有除弊的斗志坚持负轭 在身,有悯世的情怀又有诗人的文采。其在最后一任上的答记者问让人感慨良多,这几年来我陆续写过不少关于温家宝的文章,如胡温新政系列等,亦转载过颜昌 海、沙叶新等谈温家宝的佳作,回看旧日文字,时间的经纬线上铺陈着一个大国总理的坐言起行,原来他说过很多真诚的话亦做过很多利民之事,正如斯言:“我敢 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一个说真话、心装百姓的总理实是国家之幸!“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其实国人心中又何尝没有一杆秤?体制之弊,他虽看得清楚 却难非一人之力可挽,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他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特将历年写温的和转载的文章选摘如下:
胡温坚持上网体察民意让谁脸红?(2009.3.1)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82017.html
摘要:作为最高领导人的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国事极为繁忙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抽空上网体察民意,倾听民众呼声,不知道会令多少父母官们感到脸红?
胡温创造了最好的时代(2009.09.15)
http://blog.qq.com/qzone/622000319/1252981712.htm
摘 要:尊重民意也是胡温政绩上最辉煌的一笔,尊重在于放弃管制,开放监督平台。胡温除了下基层和百姓交流外,还经常上网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从胡温上台以 来,因网络监督压力而下台的如林嘉祥、周久耕等官员,因民意关注而被扭转判决的许霆、邓玉娇等百姓多如牛毛,在以前你能想象得到你可以监督公检法的执法权 力吗?你可以想象得到你能够监督官员的生活和工作吗?又或者,你能够在网上表达你的看法、公开一些违法行为吗?
温总理不平凡的2009年(2009.12.30)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890797.html
摘要:其 实人民要求的并不多,不外乎安居乐业,有工作糊口有片瓦遮阴而已。从中国传统的皇权社会延续至今的对官家的敬畏,很多权利是可以享受的,却认为是给政府添 麻烦。人民对政府的希望,也仅仅是解决一些基本保障的问题,能够重视他们的意见就会很满足。温总理曾说: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温总 理打破了官权常规,俯身为老百姓办实事,是他能够得到普遍拥戴的关键。
汶川大地震中的胡温(20103.8)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67765.html
摘要:汶川地震,是当代中国政治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那种用空话和官腔来敷衍百姓的官僚们,将更难被中国百姓所接受。多难的中国正在呼唤一大批新的政治家,他们敢于直面民众,敢于直面媒体,敢于直面世界,因为他们不仅敢于面对现实,更敢于面对自己的灵魂。
胡温执政八年做了些什么?(2010.3.14)
http://hi.baidu.com/lrn0808/blog/item/e1b731c7acec05d7d0006031.html
摘要:如果要总结“胡温新政”特点,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胡温新政”有一个探索过程,有比较明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界线。 2002年——2006年,是“胡温新政”的探索期;从2006年是“胡温新政”的真正执行期和未来。其次 “胡温新政”在哲学的层面和人的终极关怀上具有显著的特点,归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即:和谐、稳定、亲民。最后“胡温新政”与他们的前任比较而言,各有特点。毛泽东,周恩来等突出了阶级斗争等政治的特点;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明显地带有过渡的特点;江泽民是以稳定为特点的。显然,“胡温新政”是以哲学和人的终极关怀为特点的。当然,这些特点的比较是以执政的方式而言的,并不涉及到根本的指导思想。
胡温新政,新在民生(2010.3.5)
http://blog.qq.com/qzone/622000319/1267749924.htm
搞要:胡温民生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首先,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过去的“总量”改为“人均”,体现出中央要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性转变。人均就是让每个人都享受改革开放的果实,让每个人的兜里更加有钱。此次目标的提出更强调人均理念,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
胡温新政下的新闻自由(2010.3.11)
http://xinlijian.blog.sohu.com/145787098.html
摘要:胡温执政后,中央高层对舆论监督比较容忍,负责意识形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甚至主张大幅增加舆论监督报道的数量,因此出现了近年来的一个少见的监督小高潮,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大学生孙志刚意外死亡案和全世界关注、波及香港的SARS事件。
(转载)沙叶新:一个会哭的总理是民族之幸(2010.5.3)
http://blog.ifeng.com/article/5249140.html
摘要:我 信任能哭的人。虽然这个世界越来越不相信眼泪,但我相信。我相信能够真诚流泪的人。我认为,能够大哭大笑的人,能够毫不掩饰自己真情实感的人,一般来说不 太会欺骗,不太会虚伪,他们仁慈善良,有菩萨心肠。顺便说一句,如今一些当官的人,已经冷酷得不会哭了,甚至麻木得也不会笑了。所以我相信会哭的、有人性 的温总理的讲话,他不是欺骗,是真诚的。
(转载)祝振强:温家宝谈政治改革何以多在境外喊话(2010.10.8)
http://blog.ifeng.com/article/7966198.html
摘要: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深圳公开谈及政治改革,言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成果无保;不改革,死路一条。由此,围绕这个话题以及相关的纷争、猜测以及论战,成为近期中国互联网上的夺目一景。此次温家宝总理趁在境外参加相关会议期间,再次接受CNN的采访,可以说颇有点一条道走到黑、视死如归的劲头,如他自己所说:“风雨无阻,至死方休”——仔细琢磨这句话,的确耐人寻味,一个尽人皆知的改革道理、一个火烧眉毛的紧迫事情,难道真要让国家总理“至死”之力去呐喊、完成,亦未必能呐喊成事、完成即遂吗?
胡温新政的点睛处(2011.2.5)
http://www.ok3w.com/d/a/deyufa/20110205/837.html
摘要:胡温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废除了执行半个世纪的收容遣送制度。显然,这是中国人权的巨大进步,也是胡温亲民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我们在欢呼这一巨大进步的同时,却不能不指出:跟收容遣送制度相比,还有一个更加摧残人性更加违背现代法治原则的制度——劳动教养制度——至今尚在运作。
温家宝的莎士比亚情结(2011.3.8)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285460.html
摘要:我相信这不是演戏没演好,我似乎看到了他的无奈,看到了要同时做好一个人民的好总理和一个党的好总理是多么的难,因为连一个极其不入流的公务员都曾经质疑一个记者到底是为人民说话还是为党说话,那么我想那些入流的公务员们的心里对于人民和党是不是分得更清楚?
(转载)颜昌海:“百年贤相”温家宝(2011.4.9)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778333.html
摘 要: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赞颂温家宝。这是因为,笔者认同温家宝的高尚情怀,也尊崇其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其崇高的普世理念。所以,在温总理的感召之下,经常针 砭时弊,批评政府,话虽尖刻、强硬,但从头至尾都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希望中华民族能真正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温总理是“位高未敢忘忧国”,笔者愿意附 骥:“位卑未敢忘忧国”。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2011.4.18)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925299.html
摘要:和 许多人一样,我对这位温文尔雅的总理充满了好感和期许。可是,他面临的是一个党和人民分属不同角色的国家,要做好党的好总理和人民的好总理,真的很难。无 数次的决心带来的是无数次的暗自神伤。擦干泪水,他仍要继续这份的事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他对人民说的话,同时也说给自己。
一代良相温家宝(2011.4.19)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942057.html
有 人说,温家宝一直在演戏,只喊口号,不做实事。殊不知,在中国,很多事情并不是温家宝一个人说了算。拿政治体制改革来说,无论从政治的权威和个人的声望, 温家宝都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来推动政治改革。在现有体制下,温家宝只是做了他所能做的,为后来者定下了政治体制改革、言论自由的基调。
温家宝为何没有继承朱镕基的改革方案(2011.9.17)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581415.html
摘 要:现在,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前一段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正。相反,如果不进行民主化改 革,随着阶级分化的加剧,等待中国人的或许是一场悲剧。温家宝看到了这一点,他不断呼吁政治体制改革,督促民主化,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但最高层尚未在此 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平民总理:温家宝(2011.9.21)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652755.html
摘 要:你见过哪国总理说了什么话都不能够在纸媒甚至网媒上出现吗?你见过哪个国家的总理喊政治改革、自由民主却只能在国外吗?还有的网友爆料,新华网要全文 发布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和问答,居然有地方政府宣传部询问说“你们发布这些内容,不需要我们领导过目吗?”一个五毛就有权力决定总理的话对不对外 发布,这是不是很神奇?这不只是一国总理的悲哀,而是一国人民的悲哀!
朱镕基温家宝两位总理的执政秘笈(与友人共论,2011.9.29)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814055.html
摘要:朱末期搞了一个“货币化分房”,实际上为房地产上涨准备了制度性武器。之前没有土地拍卖一说,到了他这里政府成了唯一的地主。再加上低利率、外资涌入,房价大涨是朱和温的共同功劳,温不过是承担了这个后果。
胡温十年,中国社会取得了哪些进展(2012.2.21)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409789.html
摘要:人们看到,胡温10年 没有出现乱杀人现象,是建国后唯一一个没有阶级斗争,没有严打,没有大规模严厉迫害宗教信仰者的时期,不同政见者也获得了相对宽容的待遇。温家宝则不遗余 力地提倡自由、民主、人权,鼓励群众“批评政府”,公开倡导政治体制改革。这十年来新闻自由度逐渐放宽、城市化进度大幅加快、台海和国际关系取得到进展、 等等,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不免暴露出一些问题……
这些年,国人眼中的胡温(2012.2.28)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524510.html
摘要:这是一个胡温十年来代表性图片的汇集,从2003年,胡温成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走上最高的政治舞台,期间历经金融波动、天灾人祸,国计民生在他们的胸怀中,而他们,在国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