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再改革为何失败?

本帖于 2012-02-25 06:44:2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JustAsked 编辑

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  政府企业转型专家  吴东华

写于2012224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本 文从当下广东国际服务外包业谈起,再谈广东深圳的两次改革为何一次成功一次失败,为什么第二次失败了呢?本人认为中国各地政府乃至经济学家们,自以为掌握 了市场经济,实际上根本没摸到市场经济精髓,只摸到市场经济的臀部,自以为市场经济就是体制改革、开放市场,可是现在广东在进行体制改革,进行大部门制改革,深圳进行腾笼换鸟,结果飞掉的是大鸟,迎来的是小鸟,得不偿失。本文就是探索市场经济的精髓,探索改革再动力在哪?

2012228日至29日,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发展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广东想打造珠三角成为外包最好的地方,广东寄予厚望,但是笔者告诉你,外包业拉不动广东经济,最多是死水微澜

 

什么东西能拉动广东经济?

我认为,通过思想再解放,才能让广东再次成为领头羊。但是目前来看,深圳发展总部经济,把传统低端出口产业给迁出了,或者说用“关、停、并、转”四大推手, 就把传统产业给整顿整死了。所以,广东、深圳这几年发展排名在全国落后了。而苏州在原市长阎立领导时期,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需要重新走出一条路,需要更多的科技含金量高的企业,但也会适当保留一部分需要劳动强度的企业。要照顾到所有层级的劳动力。”

虽然苏州市长并没有治理传统产业,但他至少考虑到了所以层级的劳动力分配,而深圳广东却是把传统制造业通过腾笼换鸟方式请出门,这是用先进制造业这只鸟来替 换笼中原有的传统制造业那只鸟,结果传统那只鸟飞走了,新鸟又担当不了拉动经济的作用。而对于亚运会这种项目也缺乏后续运作能力,至少应该成立一个亚运会论坛或世界运动会论坛,把世界相关研究的各国专家、运动员、教练等相关人士集中到广州进行梅开二度,这是对亚运会的第二次国际活动运作。但遗憾的是,我们 没有看到这种二度开发。另外,广州以亚运会为起点,至少可以对全球运动会进行编制指数,比如总收入指数、奖牌指数,然后对指数进行期货化,开发出国际运动 期货交易中心,可以开发亚运会、奥运会、残运会、世锦标运会、世界各类球种比赛的胜负次数、全球前5名 球员的身价变化指数、各类赛事的广告收入总额,等等,均以指数化方式编制发布,并进行期货化,而且这些大小赛事运动相关的各类活动谈论或相关产品博览会, 均可以在世界运动会论坛亮相,顺便利用亚运会各类场馆,这将大大利用这些设施,也将大大拉动广州的宾馆业、酒店业、百货业、交通业、物流业、旅游业、饮食 业、纪念品等等,大大兴旺。

很明显,广东在对待传统产业上,通过“腾笼换鸟”方式,把笼子打开,鸟飞走了,而新引进的鸟(先进制造业代工巨头富士康)却害了所有产业的务工成本,总体上是吃亏的、负面的。对待传统产业,没有整合拿捏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务工大幅上升对经济的刺痛,而对于新兴活动类项目,开发只有一次性,投入很大,产出很 小,变成吃力不讨好。我们只要看看223日 深圳召开的“观念影响中国”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与深圳十大观念专题论坛,就知道,南方谈话二十年后,深圳迷失了方向,当初为什么成功?那时计划经济到市场经 济,由于开发地质产品的流通,正是产品流通才产生竞争力,并非开放产生竞争力,然而现在广东却在搞大部门制改革,改革既得利益集团,阻力重重,本人认为, 就算该成功,也收效甚微,因为这不等于广东产品利润率翻无数倍,不代表广东产品竞争力大幅上升,说到底,这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乱折腾。国家大部门制改来 改去,还是各个部门自己出规划,并没有统一的全方位的规划,可以参考我的博文《发改委西部新规划有4大 劣势》。所以,广东省政府顺从深圳改革龙头体制改革是错误的。深圳第一次改革成功是瞎猫碰死老鼠,由于并不理解市场经济精髓,导致第二次体智改革出现了笑 话,失败了。我认为,广东省政府赶快收手大部门制改革,这种小政府主义理论从国外批发进来,这是白粉,毒害了你们的头脑,是谁再鼓吹国外的小政府理论?该 改革的是认识论是思想,广东需要的是存量经济通过巧妙管理,焕发第二春,当初市场改革也是让存量产品焕发第二春,而非投资、消费、出口,也非腾笼换鸟、大 部门制改革这种错误方法。现实是这几年来广东经济衰退了,数据证明广东所走的方法是失败的。


我认为,体制改革是后卫,市场经济精髓是产品这个先锋,当初改革开放表面上是体制改革,实质上是改革了产品,让存量产品焕发第二春,这才是市场经济精髓,结 果被国内认为体制改革才是市场经济精髓,国家到现在还存在体制改革研究机构,而且把此作为改革成功的关键作用,实际上这都是错误的认识,产品通过流通焕发 第二春才是关键,与体制改革并没有多大关系,或者说作用较少。误解了第一次改革开放,重于酿成了后来的错误做法,大部门制改革,腾笼换鸟,没有平衡各个产 业的务工成本,没有管理好传统产业。终于深圳发改委再发力,广东再跟风,由于不理解市场经济精髓,错把体制改革当成市场经济精髓,重于酿成今日的失败。


广东深圳如何突围呢?

我 认为靠传统三驾马车是没有办法突围了,只有通过第四驾马车即主体性,也即人的智慧,才能拉动经济。这不是知识经济,而是智能经济,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各 种整合,另一方面对当下的各类项目做深做透形成产业链,这两个方面是对存量经济投智而非投资所得。如果广东深圳仍然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上动文章, 那么,我现在就可以下结论,二次改革必定失败。对于223日深圳举行的“观念影响中国”达成的新共识“公平正义改革”,我认为无效,因为这是建立在过去三驾马车上的公平比赛,他们本身因大小能力不平等,导致比赛能力不公平,提供公平的机会有什么用呢?由此可见,广东深圳再改革任重而道远。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