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驻华大使:中国人与以色列人相似之处

本帖于 2012-02-20 19:15:3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JustAsked 编辑

《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播出时间:2012年2月19日)

串场1: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风云对话》,我是阮次山。今年124号是我们中国和以色列建交20周年的纪念。其实呢,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色列是最先承认中国国际地位的26个国家之一。虽然如此,我们跟它因为国际之间各种局势,一直到1992年 才正式建交。可是呢,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跟以色列之间的各种的经贸往来,科技往来,各种人文的交流一直非常的密切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跟 以色列这个被全世界称为经济发达的小国,我们之间的往来呢,可以说是因为各届历任大使的努力的结果。今天非常高兴能够请到以色列现任驻华大使安泰毅先生来 跟我们谈谈,这么多年以来,20年以来,50年以,我们跟以色列的种种的来往,跟两国之间的关系,请他来为大家袅袅道来。请看我跟他第一段访谈。 

 

解说1以色列是一个位于西亚黎凡特地区的国家,北靠黎巴嫩、东濒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约旦、西南埃及,西边的海岸线则与地中海相连。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目前人口已超过700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 

 

记者:大使先生,以色列与中国即将庆祝正式建交20周年。20年前的您还年轻,在您的印象里,当您听说以色列将与中国建交时,您当时对此有何看法?

嘉宾:如果你是问我个人的感受的话,我得告诉你,在那不久之前,我正身处香港。

记者:是以外交官员的身份吗?

嘉宾:是的。事实上在80年 代初期,我正试图在香港重新设立以色列的领事馆。因为我们认为当香港回归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依靠香港的领事馆在中国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我当时也在那边 协助这一工作。我当时来到了中国的边境,我这里有一张照片,我不知道这是哪儿。我当时站在一名中国边防官兵的面前,想通过以色列护照来进入中国,但我们却 进不去。这就是我与中国的第一次接触。能够在20多年后以第六任以色列大使的身份来到中国,我为此感到不胜荣幸。您刚提到建交20年,但我必须要说中以两国早在很久以前就有所往来。在正式建交之前,中以两国在近代时期的许多领域中都有过不少壮举,这些行为对这两个年轻的国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每当我们提起这20年,我们都要对历史上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之间的往来永怀感激之情,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伸出了援手,中国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愿意收留从欧洲流亡而来的犹太难民的国家。甚至在此之前,俄罗斯的犹太人也曾经前往过哈尔滨避难。因此虽然我们这两个年轻的国家都在讲述着20年来两国关系的蓬勃发展,但我们这两个古老的国度也曾共同经历过许多历史。我刚刚提到过,犹太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因此我们在此之前经历了许多,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两国相互之间十分尊重对方。能来到这里,与您谈论这20年来的经历,这让我感到十分荣幸。因为这20年其实代表了一段历史更悠久的时期。

记者:正如您所见,在过去20年里,您都见到了什么?您是第六位以色列驻华大使,与过去20年相比,您是否注意到了一些发展与变化呢?

嘉宾:我们对世界上所有20年来的双边关系进行过仔细的调查,我认为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两个国家在短短20年里取得过如此巨大的进步。双边贸易额是我能提供给您的唯一衡量标准。在1992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仅为1500万美元,如今双方的贸易额则已经达到了80亿 美元。这也意味着我们两国间的互动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这种发展发生在政治层面上,但同时也发生在贸易、科学、技术和文化等领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中 国人民介绍给以色列人民认识,同时也让中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以色列人民。人民间的文化交流是使馆最为重大的使命之一。只要是能在外交方面有所作为的领域, 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得再次提起之前的五位大使,我们会在今天下午见到他们,同时历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也会出席。这些人都为让中国这个大国和以色列 这个小国建立起联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认为中以两国都从合作中获益匪浅。

 

解说2:犹太人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历经了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又经历了和阿拉伯国家旷日持久的5次大规模中东战争。而所谓的中东战争实质上就是围绕着巴勒斯坦的领土之争。

 

记者:大部分中国人欣赏以色列人的原因是由于在过去半个世纪里,自从贵国于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就面临着重重困难。那么是什么让你们如此坚强?让你们有毅力来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嘉宾:我提到过许多中国人与犹太人中国人与以色列人的相似之处。我认为我们两国人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能在面临挑战时仍然表现得十分出色。我不必再向您诉说中国在过去60年里经历过的艰辛历程,而您也对我们在过去60年里的遭遇略有所知:我们是一个在60年前才成立的小国,当时人口只有65万, 和北京的一个城区人口差不多。我们的国家位于沙漠地带,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还被一群不太友善的国家包围着。我认为这些挑战激发了以色列人的斗志,使他们更 加自强不息,当然还有我们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因为没有这些科技,我们便无法生存下去。我们在科学发明方面的灵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对任何事物 都不掉以轻心。我相信中国人也同样拥有这些品质,这也是两国关系能发展得如此密切的原因。

记者:在以色列的时候,我们发现你们的人民不论男女,虽然整日生活在危险之中,但却对这种危险视而不见,他们不想让危机感主宰他们的生活,而是想追求和平的生活。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以色列人,您内心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呢?

嘉 宾:要知道,以色列从国际主流媒体那里得到的待遇并非总是公正的。那些从未到过以色列的人对以色列的看法是那里的局势并不平静。大部分游客来以色列时,即 便是中国游客,如果你问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们会告诉你,是这里的人民过着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因为这与国际主流媒体所宣传的内容大不相同。 因此世界各地的人都听说过这一地区的冲突与争端。尤其是最近,我必须要告诉您,虽然以色列周边国家问题重重,但以色列却是这些冲突之中的一片净土。那里的 生活与北京、上海、布拉格和巴黎人的生活没什么两样。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很平常的事,我们每天早上起床,考虑的是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和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们不会整天被恐惧感包围。

记者:但去年,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几乎是人尽皆知。虽然如今的局势用“夏天”或是“冬天”来形容可能更为合适,但以色列今年是否还能静观其变?你们是否准备采取更积极的行动,让那些人了解到以色列寻求和平的动机?

嘉 宾:我们的动机在阿拉伯国家中已经表达得很明确。我们已经很明确的向埃及人民表示过我们愿意与埃及和平共处的意图。叙利亚人也清楚我们愿意与他们在国际关 系上保持现状。因此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只能希望得到最好的结果,但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我们真切地希望事态能够平缓下来,和平的关系为我们带来的好 处,是以色列与叙利亚共处时具有重要决定性的一大因素。

 

串场2:欢迎回来。安泰毅大使从20078月担任驻华大使到现在,已经有4年多,快5年的时间,那么他即将离任。就在前几天呢,有关当局已经宣布他们将派现任的安全部长马坦·维勒奈来接任安泰毅大使当以色列驻中国的大使。那么大家也知道,以色列过去历任驻中国大使在国内的政治地位都非常的高的。那么安泰毅大使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面,在中国,走遍中国各地,他也是成都的荣誉市民。他曾经到中国的各地访问,对中国非常的了解,非常的友好。那么我们继续请他来跟我们分析,中国跟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后续性的种种。

 

解说3: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上月发布的外贸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和以色列双边贸易总额达81.6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由此成为了以色列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第3大贸易伙伴。

 

记者: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中国。您曾来过中国,我们也都知道您曾访问过中国各地,并且还获得了成都市荣誉市民的称号,那么在过去几年里,您都去过哪些的地方?见过什么样的中国人民?

嘉 宾:能代表我的国家担任驻华大使对我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能在这四年半时间里在中国工作更是让我感到幸运。因为即便从这间屋子里向外看,你都能见到史上前 所未见的变化。中国人民在过去的三年中,以及在我被派到中国的这四年半里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我第一次离开北京后访问的是一个叫做益阳的湖南小 城,那里是何凤山博士的老家,他是(话没说完),这是一个只有450万人口的小城,我在四年半以前见过那里的领导人。就是益阳这样一座当时空空如也的小城,如今在四年半之后再次拜访时,我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样的事情不但发生在小型城市,也同样发生在大型城市中。我之前就来过这里。中国人民在过去30年里取得的成就更是让我敬佩不已,即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挑战。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我见到的中国人民都十分乐观,他们之中有些人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而我也见到还有些人虽然还未达到同一水平,但却对未来十分乐观。这些现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那么在您任职期间,过去四年半的时间里,您是否组织过中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嘉宾:我们做过很多这样的活动。我们讨论过让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的事宜。我认为文化是最为重要的平台之一。首先,中方领导人也认同这一观点。两年前,我们曾举办过一次中国文化节,内容包括在以色列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如今我们则会把以色列的一切都带到中国来。今年是两国建交20周年,我们会在今年举行大量的活动。我们会把以色列最好的戏剧和管弦乐队

记者:带到中国来?

嘉宾:带到中国来。我希望他们还能前往其他省市演出,而不仅是停留在上海或北京这几个城市。他们在其他省市的演出能够更好的向中国展示以色列的文化。

 

解说4以色列被公认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立国时期,以色列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数十年内的出口大宗都是农产品。又因其强敌环伺的政治背景,以色列军事硬体和软体方面都走在世界前端,如今更是电子监控系统和无人飞机的龙头在文化教育方面,97.1%的识字率使其成为中东地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而在中东最好的10所大学中,以色列就有3所。

记者: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举世闻名。如今,以色列的大学里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呢?

嘉宾:如果你问得是使馆的近期目标是什么,我就能告诉你我们会与中国在学术研发上加强交流。这并不是我们对中国示好,我们派了许多高级科学家来中国,其中包括(缺听打)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缺听打)。1015年之内,中国就会在科技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而对我们来说,从战略意义上讲,此刻也是我们该与中国更加靠近的时候;我们已经与中国走得很近,但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在教育与科技领域的合作。我两个月前曾经回过以色列,我们将会开展一个项目,使得每年能有150名学生来以色列留学。这一项目还未经过最终审批,但离批准已经不远了。我们已经有13名来自北京八一中学的学生参与了该项目的试运行阶段。这13名学生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留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以色列最优秀的科技大学,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博士在去年12月成为了这所学院在过去几年中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这些中国的学生将会在这里学习。目前这只是一个试运行项目,我们让他们接触到的不仅是像谢赫特曼这样的高端学术与科学研究,还有以色列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当他们体会到高端科技与创新精神的结合时,再让他们在4年之后回到中国,我相信他们将来会成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先锋。这就是我们希望每年的13个名额能增长到每年150个名额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愿意在与中国科学家在共同进行基础实验的项目上大力投资的原因。这一项目将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得到落实。

记者:你是说他们能够获得前去留学的奖学金?

嘉宾:他们会有奖学金。但我也想告诉您,据我所知每年有30万中国学生会去世界各国留学,其中的一些大学有时并不比我们的要更优秀。我们相信,如果在将来几年里,我们能提供每年150个奖学金的名额,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愿意来以色列留学。

记者:那么我们说的是学生交流,换而言之,也有以色列学生想来中国学习,如今来中国的以色列学生多吗?

嘉 宾:我们的需求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我们也希望中国能为以色列学生提供奖学金名额,也许不一定和我们的名额数目一致,但也应该为我们提供一些奖学金,让以 色列学生能来中国留学。目前参与交换项目的学生数量很少,这也是我们想单方面的提高这一数量的原因。我相信中方会紧随其后,因为这种项目能为中以两国天资 聪颖的年轻一代人提供留学的契机。

记者:中国政府目前有帮助其他国家建设孔子学院的项目,其目的是为了鼓励他们学习中文。你们有这方面的计划吗?

嘉宾:我记得以色列的一所大学里已经有孔子学院。有许多以色列人都想来中国留学,我们根本不必再去鼓励他们去学习与中国有关的知识。二十年前,只有一小部分 以色列大学生选择了学习与亚洲和中国有关的学科,但如今这些学院已人满为患。我希望孔子学院能在以色列建立起来,并且起到作用。但推广的行为是没必要的, 因为以色列人很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那些学院里也有不少以色列学生,他们会在结业后来中国留学几个月,因为虽然他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中文,但是想练习中文还 是很困难的。所以会有不少以色列人来中国。

 

串场3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曾经先后去过以色列至少78次。 每一次到以色列,我都始终感觉到以色列这个由犹太人建立的国家是不容易的。在沙漠地方,他们用非常先进的点滴的科技,让沙漠绿洲化。以色列人所住的地方, 他们的定居点(是)居民用他们辛勤的劳力建立一个绿化的家园。再加上其他的高科技的发展,让以色列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在这种恐怖袭击当中,能够有今天的地 位,在这种恐怖袭击当中,以色列人坚持在危险当中过正常的生活这种毅力,也是我们非常钦佩的。感谢您收看今天的《风云对话》,我们七天之后再见。

所有跟帖: 

上次以色列人说中国人去以色列不得结婚还是什么。 -CDSWJ- 给 CDSWJ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2 postreply 19:38:56

看来人类真的是有普世的一面的。 -小矛- 给 小矛 发送悄悄话 小矛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2 postreply 20:31: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