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大会展示西方赤裸裸的自私

来源: nWAY 2011-12-12 11:05: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19 bytes)

http://opinion.m4.cn/1141979.shtml
德班大会展示西方赤裸裸的自私
2011-12-12 环球时报

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在11日凌晨的“加时赛”中达成一致,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这个结局来之不易。发达国家的表现实在让人心凉,它们在向世界活灵活现地展示:这仍是个国家自私主义横行的世界。
 
在气候问题上,中国这些年挨的骂最多,欧美等西方舆论或指责中国是破坏气候会议的“罪魁祸首”,或拿中国做挡箭牌,逃避自己应尽的义务。它们的最大“理由” 就是,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最大排放国,它必须像发达国家一样率先强制减排。在中国缺少减排技术的情况下,中国发展因此“戛然而止”的可能性 决非小得可以不用担心。
 
其实所有发达国家都清楚中国“发展中”的本色,即使欧美的普通民众也清楚,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依然不够宽裕,有些还很艰难。“破败不堪的”开封以及“世界最脏的”城市临汾等,都被西方做过报道,西方媒体上的中国画面也大多是对贫穷、混乱、肮脏的展示。
 
事实上,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化及政治傲慢,主要来源于他们相对于中国人生活质量的优越感。来自中国的文学及艺术作品,以现代生活做素材的在西方很难得到共鸣,表现中国旧生活以及当代脏乱差的,更容易在西方获得真实的认同,符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总体想象。
 
但一谈到减排义务,西方人嘴里的中国骤然变了。“发达国家”这个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被西方当成用各种义务文件纸糊的帽子,戴到了中国的头上。这当中表现出的自私和虚伪,与西方比中国人自己还关心中国人权的殷切,同样形成令人瞠目的对立。
 
“人权”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的含义首先是要过更好的日子,要有好一点的房子,能有辆汽车,夏天开得起空调,南方的家庭冬天能有暖气,等等。我们需要民主,但发展民主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能更好实现这些具体的东西,活得更有尊严。
 
西方社会有个相当普遍的习惯,那就是无论男人女人,每天都换一身、或至少一件衣服。在中国很少有人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大家没有那么多衣服,也使不起那么多水电和洗衣粉,让自己每天都比昨天看上去焕然一新。
 
西方人的生活比中国人富足得多,也奢侈得多。很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一家一年消耗的电量,相当于中国一个偏远的村庄。
 
西方人为什么要向世界撒中国“是发达国家”这个公开的谎言?他们为什么要同中国攀比对气候减排的义务?中国GDP确实已达世界第二,但中国有13亿人口,这 个“13亿”的数字对应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同西方人一样的天赋人权,他们不应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日子都比西方人低一等,甚至低好几等。
 
如此需要发展的中国,这次在德班会议上还是答应将有条件承担2020年后强制减排的义务。其实中国人已经清楚自己不可能都过大房子大车的日子,北京的汽车已经限购,中国社会对自己的很多愿望进行节制。但所有西方国家对减排的具体安排,都比中国更加计较。
 
德班大会用冷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西方根本不是中国人权的真正关切者,他们的自私比我们能够想象的还要差劲。中国人的福祉只能靠我们自己。

所有跟帖: 

Which country is not selfish? You have to protect your interests -2544- 给 2544 发送悄悄话 (45 bytes) () 12/12/2011 postreply 13:50: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