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端坐于焦虑风暴的中心...

本帖于 2011-07-24 21:42:00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静静端坐于焦虑风暴的中心...

焦虑 是目前中国社会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教育很焦虑,房地产很焦虑,富人很焦虑,有权势的人很焦虑,连高铁都在乘客寥寥的焦虑中狂奔...
焦虑还通过社会的细节体现,常常听到年轻人把自信,成功,我是最好的...等等词语挂在嘴边,却往往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自信或成功之处。
年轻的男男女女们在行色匆匆的离婚中搜寻着利益最大化的下一个猎物,焦虑还表现在抱怨,谩骂,和谣言中,无论在网络上,街道上,谩骂充斥了整个社区,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引导,被激化。
笔者一直以为文学城是海外华人的聚集地,而大部分人都获得过良好的教育而有修养,或者会因在家境殷实的家庭成长而获得良好的家教而有教养,然事实却并非如此,原来很多人是如此焦虑。 他们可以考出很高的分数,毕业或就读于很好的学校,也可以出生在富贵的家庭,但却陷于怪唳,轻浮的情绪失控中,本应快乐的人却没有快乐。或者说有些看起来优秀的人在网络上原形毕露?如果在虚拟的网络中可以宣泄人的郁闷,而有助于在真实世界中善待自己或他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值得认同的。

社会的焦虑使人们不断制造谎言,不断的裸露身体,不断的在公共场合情欲失控。很多人总是热衷于追逐华丽的外在,而完全无视内在的修养和品质的沙漠化。外表 时尚,心灵空洞。在亢奋以后他们是很可怜的焦虑一族,就像迷上了鸦片,要不断的加量才能维持生气。笔者在广州偶遇某一国内航空集团副总裁的之子,举止安宁,全无怪唳张扬之气,其坦言:他与家人很享受这种
跳 出父母光环笼罩之外的宁静生活。在会议的最后2天,被广州分公司老总偶然遇到,从此吃请接送再无宁日,他就苦笑道,真是躲不开... 我就说:实在躲不开了就顺其自然吧...

有很多学术上很有建树,或者是事业也做得很成功的人,他们从来不提及自信和成功等词语,他们更善于谈论他人的优点或自身的危机,更善于倾听,而常常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言语谨慎,行事低调,却像雄狮那样勇猛奋进。

清代皇帝秘史的记载 中,乾隆在镇江金山寺,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的气象时兴致大发的问老和尚,你住了几十年可知来来去去多少船,老和尚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 只为”利“。曾经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已经遍染整个社会,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很多人不惜代价所追逐的名与利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人们真正快乐了吗?

看了几期 非你莫属 这个节目,发现了一些规律,容易焦虑的人其实很难获得满意的工作机会,容易焦虑的老板在焦虑的时候也很理性选择合适的员工。只有 那些沉稳的应聘者和沉稳的老板或者老板在保持宁静的时候才能相得益彰。

如果读者与笔者一样有与国内很多产品厂商谈技术或产品的机会,有与国内的一些政府机构交流的机会就会体会到,国内的厂商对商业的运作的兴趣,对于市场的开 拓的兴趣远远高于对于研发的兴趣,而各地政府对于房地产,对于城市建设的兴趣远高于对于本地企业
科技发展扶持的兴趣。企业人总是热衷于 在上市,借贷等资本运作获得暴利。日本东京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在人口与城市面积上,东京与上海都十分接近,然而东京的产值是上海的5倍。上海与东京最 大的差距在于东京拥有数千家50-100人的小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些企业拥有的世界市场份额都超过40%,最高的达到80%以上。这类企业长年累月的只在一种或 几种不起眼的小产品上苦下功夫,比如一种用不坏的小金属弹片,一种在振动试验中绝不会脱落的螺丝结构等等。

在焦虑的风暴中保持宁静的心不是为了别的,更是为了自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焦虑的根本原因----因为人的欲望太重了。其实
人们在焦虑的时候,并没有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也不会有人因为不焦虑而失去了什么。

别再用焦虑的方式残害自己了。对于焦虑的人来讲,得失就像残破的刀锋切割一样,反复引发心灵的虚脱和锐痛。我崇尚那种经得住挫折,耐得住寂寞的人,他们虽然默不作声,却能把一件小事做得很圆满。这是隐忍不发,静水深流的境界,他们端坐于焦虑风暴的中心,
在恬淡惬意中,享受着安宁的快乐。

所有跟帖: 

不错 ,顶。 -whiskey72- 给 whiskey7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30/2011 postreply 12:04: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