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旱震关系中的“旱”,事实上是指6级以上大地震中期孕育过程中气象效应的典型表现,是孕震过程中的“地表皮肤病”,“是几十年不遇甚至上百年不遇的大旱”,这里的“旱”,与农业生产中的“旱”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2006年四川、甘肃、青海和陕西出现了大面积旱区,根据旱震关系研究给出的大地震中期预测意见是:这是一个足以发生8级左右强震的旱区面积。
根据旱震理论,2008年4月26日晚,在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2008年5月8日前后10天是国内7.5级强震的危险点,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