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政府的软肋(排名不分先后)
=========================
1。就业问题:人民币的升值,让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快速枯竭,
提供较高生活待遇的工作机会是政府不堪的重担,在社会稳定
和经济效益之间走钢丝的平衡,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能持续多久?
2。环境问题:工业污染到不是主要的,农牧业的过度耕种放,
让植被严重破坏,造成的气候环境变化,春天的北方地区沙尘暴和
严重干旱,让粮食供给受大严重影响,这给通货膨胀注入了新的
动力。
3。社会稳定问题:这个就是政府的策略问题了,靠强硬的方式维护稳定,
靠封锁新闻和舆论自由,打压民间的声音。司法制度的软弱,行政权力的
滥用,官员的集体腐败,让政府不得不用大量的资金去维护表面的
社会和谐,监督人民的语言和思想。
这样的结果就非常难预测:“国家在革命的浪潮中走向分裂。”
4。教育问题:中高等教育被商品化严重影响,短视的“教育拜金主义”
让过去我们得以自豪的“理论教育基础扎实”变成了空话。
能力培养的体系没有建立,反而丧失了为科学献身的探索精神。
百年之内,中国的科技理论界将后继无人,科技力量后备军的缺乏,
会很快在高新产业和国防等重要领域显现。
国防的基础是经济,经济的根本是科技,
科技的灵魂是教育。现在中国几乎都没有了。
5。资金问题:社会两极分化导致的仇富心态,加上没有信仰团体和慈善的社会
矛盾缓解途径。让很多的财富所有者产生了资金外流的“出埃及”
情结。这不远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先富起来的部分人”绝不会于广大
的民众同舟共济。 子女留学,海外置业,将会把国内的民间资金抽走。
这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趋势会更加明显。
如果中国不能在较长期内维持高的增长,那么非常有可能出现产业资金链的
断裂,经济硬着陆,呈现整个地区的长期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