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比演义的道德更有价值
|
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看电视,这天当地的电视台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个三轮车夫捡了一大包钱,是在路上捡的,没有任何人看见。钱包在一个黑色塑料袋里。他没有直接去报案去寻找失主,而是回了家,是想喘口气再说,或者和家人商量商量再说。就在这个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在场的一位朋友喝多了:“我做梦都想捡钱还房贷,傻子才上电视。”捡到钱该不该归还失主?可知现代人对钱是一种什么情感、是多么缺钱,我虽然不赞同朋友的这种态度,但心里也有点儿七上八下,也不能断定自己捡到钱会不会犹豫,万一,这钱是富人花不着的呢? 接着往下看新闻,这个三轮车夫把捡到钱的这个消息通过电视播出了,很快就有一位五十多岁的乡下男子 找上门来,他嘴里叙述的与三轮车夫捡到的钱数和包装都相符,三轮车夫把钱当面还给了他。原来他这三万五千多块钱是家属住院用的,是七凑八凑借来的,包在棉衣里怕丢了,因为天冷,穿上棉衣往医院跑,钱掉在了路上却不知,真是越小心越容易出错。这位五十多岁的男人当场感动得泪眼婆娑,这时我们几个看电视的朋友心里都一块石头落了地,都说这三轮车夫做得对,从心底敬佩。 电视新闻是把这事当作好人好事报道的,又特别强调和拔高了这个三轮车夫的道德品质。电视新闻镜头特意特写了三轮车夫的家,那个家很破,看起来很穷,穷却不昧财,越表明他的高尚。实际我觉得这与道德高尚没有多大关系,应当叫淳朴,淳朴容易把良心放在第一位,这与人为拔高了的道德不是一个味。这是底层淳朴人坚守的底线,不发不义之财,不是自己的钱不取,任何纯朴的底层人都会有这样的观念,这与我们演义的道德不尽相同。他就是因为淳朴才保守了这个“德”,如果违背了这个底线,昧了这钱,他的心理承受不了,因为淳朴,他只有把这钱交出去,还给失主,他的心理才能得到解脱。 谁不爱钱?杀人越货的不说,偷的骗的拐的……多少人想钱梦钱,因为那些人不淳朴,失掉了良心。如果这个三轮车夫捡的不是这么多钱,而是50元或100元,他不但能承受,还会偷着乐,拾“针”不昧是虚,拾万元不昧是真。他捡到100元钱可能为自己着想,捡到这么大数目的钱他就要为别人着想了,他首先想到失主,想到失主是一个穷人,这钱有特别的用处,丢了钱,失主会不会想不开做出傻事?他越想越不敢想了,他的心太软、太嫩,这就是淳朴,这就是德。 三轮车的起步价是3元,有时一天才挣几十块钱,这三万五千多元钱,是他辛苦一年也挣不到的。3元钱放在他手里他心里踏实,因为那是自己劳动挣来的,起步价3元,少一分也不拉,淳朴容易认死理。而这三万五千多元捡来的钱放在手里,神不知鬼不觉得了,可他的心理无法承受,因为淳朴让他的心理素质就这么弱!淳朴比演义的道德或许更有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