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来源:侨报    

正如自由女神像之于美国民众,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化身,孔子像之于中国人,则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外化。而孔子塑像矗立在中国的“心脏”,不是复古,而是一种自信的、包容的开放与进取姿态。

近日,一座总高达9.5米、重约17吨的孔子青铜像亮相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面向东长安街,紧邻天安门广场,有低头颔首之神态、谦恭儒雅之气质,引起民众的极大兴趣。

在中国人心目具有崇高位置的天安门广场边摆上一尊古代圣贤的雕像,不仅表明这位先圣智慧思想的历史穿透力,更表明迈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征程的中国,正在以一种民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给予应有的尊重,以及当局对之弘扬的决心。

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思想政治流派出于各自的需要,曾经或“神化”或“矮化”的孔子形象及儒学经典,甚至将包括儒学在内的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并彻底“砸烂”之。好在迷乱的非理性从来都不是历史前进的主流方向,在普罗大众心目中,孔子和儒学所倡导的伦理思想“仁”、渗透日常生活点滴的修身守则之“礼”以及“和为贵”、“天下大同”等理想,传递了人类千百年来共同追寻的规则和梦想。孔子思想中所凝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法抹掉的。 

正如自由女神像之于美国民众,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化身,孔子像之于中国人,则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外化。他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就在生活中,在你我他身边,在每个人的言行里,因而中国人更愿意把孔子想象为一位智慧长者,循循善诱,可亲可敬。

如果说中国人对孔子的推崇还有天然的民族情感、历史因素在起作用,那么,美国政界人士对孔子的认可则说明儒学精华的普世价值。2009年10月,美国众议院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案,以褒奖儒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事实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孔子已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名片。而经过历史洗礼的儒学文化也正成为“和谐万邦”的推动力和人类文化交流融合新的平台。

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作为千年文明古国,中国没有道理不尊重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孔子塑像矗立在中国的“心脏”,不是复古,而是一种自信的、包容的开放与进取姿态。

所有跟帖: 

這樣反對孔子的根本不會是国民党,是假扮的,是以西方利益為本位的人 -仲下一- 给 仲下一 发送悄悄话 仲下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1 postreply 14:52:01

有些东西不能当真,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20 bytes) () 01/15/2011 postreply 23:27: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