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灣和美國的經濟談判: zt.

来源: 2010-12-09 00:23: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美国正在重蹈1930年代的错误

  • 2010-12-09
  • 工商时报
  • 【本报讯】

 

     1962年美国虽然还有45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顺差,但由于对外投资热络,使得国际收支开始出现赤字,美国总统甘乃迪在国际货币基金(IMF)年会演说时表示:「只要减少援外、提高关税壁垒、限制对外投资,美国可以在一夜之间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但这是不明智的。」

     遗憾的是,甘乃迪这样的远见,今天已不复见于美国。近年来对于贸易赤字,美国政府只会一味强迫他国汇率升值,而对于华尔街一手造成的金融 海啸,美国也只会一味指责人民币汇率低估,然而自己却永远不会反省,一再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释出大量美元。美国创造金融海啸于前,又大量释出美元于后,这 些以邻为壑的作为,倘甘乃迪在今日的话,也必然会摇头叹息。

     美国于11月初才公布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E2),拟释出6千亿美元,日前联准会主席柏南克更进一步表示为支撑美国经济及创造就业, 不排除发动第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E3),这番谈话旋即引来各国质疑,对于美国这种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作为,我国政府官员也在立院严词表示这 真是不负责任的作法。

     我们要指出的是,这种以邻为壑的作法,美国曾经在1930年代做过一次。面对1929年底股市崩跌、生产停滞、经济萧条,美国人天真地认 为如果能使美国人都消费本国产品,经济就可以快速复苏,于是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哈里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将农产品的关税调升至49%,一般商品调升至38%。惟美国此举使得保护主义弥漫全球,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因斯穆特─哈里关税法案得到振兴,反而 更加恶化,失业人数由1930年10月的463万一路升至1933年10月的1,300万人。

     斯穆特-哈里关税法案当初打的如意算盘是,美国这么做可以提振内需,但却忽略了当美国调高关税,损及各国出口利益时,各国岂能坐视不理, 岂能不采反制手段?于是1930年代初期各国关税壁垒高筑,美国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些自私自利的政策把原仅是美国本土性的经济衰退,推升至世纪大萧 条。在领教过自私的滋味后,美、英、法、中等23国于1947年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签署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致力于消除保护主义,削减关税,以 创造互利的自由贸易环境。这项协定的签署及日后的八个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即是记取了1930年代保护主义的教训,深刻体认了自利心可以形成市场,但过度自 私却将摧毁市场的历史法则。

     我们看到美国政府这两年来因应金融海啸所采取的手段,也许在作法上不像1930年代所实施斯穆特─哈里关税法案,但看看这几波量化宽松的 政策,那种以邻为壑的本质,与当年的斯穆特─哈里法案有何差异?当年的关税法案如何让保护主义扩散全球而形成大萧条,美国如今量化宽松政策,在投机客炒作 下,终将让热钱漫天盖地而来,而陷全球经济于动荡之中。惟更令人忧心的是,一旦各国采取反制,形成恐慌的预期,全球岂不得再面临一次泡沫破灭,资产价格崩 跌的经济灾难?

     抚今追昔,甘乃迪真是值得尊敬的政治家。他记取了1930年代的教训,没有采取那种「不明智」的作法,但是近年美国政府因应贸易赤字、因 应经济衰退,却经常采取「不明智」的作法,忽而迫使德、法等国签署史密松宁协议,要英镑、马克、法郎升值,忽而邀日、欧签署广场协议,要日圆升值;除此以 外,还有特别三○一、关税法三三七、贸易法二○一、反托拉斯法等利器,令各国闻之色变。台湾这十多年来已多次领教美国这些手段,前方的贸易谈判官员感受尤 深。美国采取这些手段虽使其短期获利,但后患无穷,如今变本加利,确如甘乃迪所言,真是不明智!

     我们认为美国受困于经济衰退,最近除一再地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之外,也不断以反托拉斯法四处兴讼,使得各国企业在面临经济下滑之余,还得 疲于应付美国带来风险,这些全是1930年代斯穆特-哈里法案的翻版。值此台湾正想与美国洽谈自由贸易协定(FTA)之际,我国的贸易谈判策略必须审慎评 估,步步为营,尤其要「明智」一点,切莫为了急于签署一纸台美FTA,反而让台湾经济社会陷入更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