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势的六项基本判断

    展望未来,中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过去30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一次转型,实现了从经济弱国向经济大国的转变。下一个五年势将开始第二次转型,促使中国朝着经济强国的方向努力,如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从而为下一个30年的发展寻找新动力。国际层面,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借债消费”推动增长的旧有模式难以为继,即使其经济完全复苏,也不能指望未来外部需求有大的提升。

考虑上述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可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势做出以下六项基本判断:

1、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10年的高速增长。

经历30余年高速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未除,许多人士开始质疑中国的经济前景。不过只要拨开云雾,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这四个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仍旧保持强劲势头,特别是工业化整体尚处于中期阶段,城市化比例仅过45%,远逊于发达国家85%的平均水平,显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即使外部需求增长有限,也可通过加强内需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投资区域选择首选中国。

2、消费增长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投资和出口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时移势易,严重依赖要素投入的低效益增长方式必须放弃,加之外部需求增长空间有限,须刺激消费、促进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中国私人消费占全球的比例将从2009年的5.2%攀升至2020年的23%,首超美国。品牌消费和餐饮,金融服务业会有大的发展。

3、城镇化加速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轮高速增长的超级因素。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是46.6%,计划2020年达到55%,2030年达到65%。城镇人均消费是农村的3倍以上,因此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这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所在。类似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口加工业、本世纪头十年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地产和燃气,水务都是投资亮点。

4、要素价格全面上涨,创新驱动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土地、能源、资源及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低成本竞争模式渐失优势,必须借鉴日、韩经验,及时转向创新驱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必然是大势所趋。

5、跟随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走向低碳化时代乃大势所趋,中国亟待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路径,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煤炭和石油技术,以及替代能源产业的投资会加速。

6、拓展海外投资日渐必要。

为突破国内资源和能源约束、消除技术瓶颈、消化过剩产能,中国企业有必要将海外投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海外再建一个中国已见雏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