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瑗作为“民革”中央委员接受中共邀请,自香港秘密北上,行前,他手掠长髯,朗声宣告:“其瑗立下誓言蓄须,到新中国成立才能剃去!”
陈其瑗与司徒美堂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再度欢乐重逢,一同参加新政协会议,都衷心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与正确。陈其瑗分在第一小组,参与《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的制定工作。
1949年9月30日,司徒美堂与陈其瑗跟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从新华门出发坐车前往天安门广场,两人缅怀革命先烈,都表情庄严肃穆,两眼淌着泪水,想起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百年革命的艰辛悠长,至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真是欢欣鼓舞!
10月1日,下午3时整,司徒美堂与陈其瑗迈着充满胜利豪情的轻快而有力的步伐,健步登上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参加完开国大典回来,老朋友马叙伦见新政协主席团决定,全国机关、学校、工厂、部队等单位,除执行不能休假的任务必须工作者外,一律于10月 1、2、3日放假3天,以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便对陈其瑗说,其瑗兄曾立下蓄须到新中国成立才能剃去的誓言,今天可以兑现了吧?众人听了都表示赞成。
陈其瑗摇头说过几天是双十节,总觉得不够味,新中国还没有法定国庆日,我还不能剃须,马叙伦点头赞成。在10月9日下午新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上,马叙伦因病请假,委托许广平委员代他发言。时年51岁的许广平是鲁迅夫人,“民进”发起人之一,她首先极力赞成,于是郑重转达马叙伦的提议:“他托我 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议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马叙伦、许广平关于国庆节的提议与发言,不仅仅代表“民进”,而是反映了几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体现着时代发展的必然。
新政协秘书长林伯渠马上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
毛泽东委员也立即表态表示支持说:“我们应做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由毛泽东、林伯渠、马叙伦、许广平等人士提议,新政协会议当天就做出决议:“请政府明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旧国庆日。”
在两个月后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定》:“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正式规定每年的10月1日为国庆纪念日。
不久,周恩来主持的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国庆纪念日”放假2天,即10月1、2日放假休息。从此,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被称作“开国大典”,10月1日便成为我国各民族群众共同欢度的国庆节。
于是,在喜气洋洋的第一个国庆节,陈其瑗便请饭店理发师理发,把大长的美髯剃去,更显得63岁的陈其瑗英气勃勃、端正挺拔,陈其瑗剃须庆国庆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新中国刚刚建立时,有些人对党的统战政策缺乏了解,甚至有人讲怪话:“什么民主党派,不过是一根头发,拔了就拔了!”
陈其瑗由此想到类似趣闻:有一次沈钧儒先生拜访毛泽东。告辞之际,警卫员照例为客人披大衣,警卫员个子高大衣举得也高,沈钧儒老人个子矮,两只胳膊从后面找不到袖筒。周恩来赶紧接过大衣,细心地服侍老人穿好。
沈钧儒走后,周恩来就问卫士长成元功:我们的战士给客人穿大衣都不会?为什么给我们的首长服务没有这种情况?
毛泽东、周恩来发现了这些问题,要中共政协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召集政协代表中的共产党员讨论统战问题。
毛泽东语气严肃:民主党派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他们人数虽然不多,社会联系却很广泛。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学会和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陈其瑗从头发故事中深受教育,解放后他曾任广东省人委办公厅副主任,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协秘书长、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内务部副部长、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
政协会议之后,司徒美堂与陈其瑗同住京华,司徒美堂住在紫金城边的北池子83号四合院,陈其瑗住在西皇城根恭王府内务部的大殿。解放初期会议较多,两人时常见面。周末或星期日陈其瑗常常驱车来访司徒美堂。两人一起吃饭,共话政协。
司徒美堂、陈其瑗去世后,都安息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