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8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新划定的贫困线和国际标准差距极为悬殊。按国际标准,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这一贫困人口数字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中国政府的扶贫标准和投资计划也难以达到国际标准。
据中国青年报4月8日报导,世行今天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政府新划定的贫困线依然偏低,并建议中国政府新增1546亿元投资,重建扶贫政策体系。此前,中国政府宣布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
2008年底之前,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785元,与世行推荐的人均1.25美元的贫困线相比,这之间的差距极为悬殊。该标准按照2005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约为人均每天0.57美元,而按照美元兑人民币现行汇率则只有人均每天0.31美元。
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2005年直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按当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这一贫困人口数字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
这份名为《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的报告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官方贫困线标准偏低所导致。
世行报告认为:“采用更高的贫困线标准,是构建面向未来的扶贫战略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上述调整可使得政策关注的重点瞄准适当的群体,形成一致的操作手段,更可作为国家贫困评价和检测的基础。
依照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城市居民中的贫困人口仅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至3%。世行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农村地区更为贫困,但“整个国家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却持续地偏向城市”。
世行报告提出了一个中国大幅增加扶贫投入的政策框架。按照该计划,中国需要新增扶贫投资1546亿元,这大约是中国2007年中央和地方总税收的3.1%,占200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的0.6%。
9月16日,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由2008年的3980万,占人口总数的13.2%,上升到2009年占人口的14.3%。也就是说,去年有4360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意味着,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属于贫困人口。国内媒体兴奋莫名,连篇累牍的转载播报。
每每读这样的新闻,就总能感觉到一种比较的意味在背后,似乎有人想告诉我们,美国经济这么发达,却有这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相比之下,我们该觉着多么幸福。而一旦和我们消除贫困的成绩一对比,这样的意味就显得更浓了。
什么人算贫困人口,有一个基本线,这叫贫困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这个线也就不同。美国4360万贫困人口,是在收入水平22025美元以下。如果一个典型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21954美元或个人年收入低于10956美元,那这个家庭就处于贫困线以下。而我国的贫困线,2008年底之前为人均年收入785元。该标准按照2005年的美元购买力计算约为人均每天0.57美元,而按照美元兑人民币的现行汇率则只有人均每天0.31美元。
国家有责任让越来越多的民众,特别是贫困人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公平分配最重要的一步。美国民众中已有1/6的人接受政府救济,其中4800万人领取政府发放的食物券。我们领取政府救济的人口确实更少,但这并不值得庆幸,甚至也不意味着我们的民众更富有,相反,这其中倒透出些许分配的不公,因为相当一部分事实上贫困的人口,因为统计方式被排除在国家救助之外。贫苦人口的数量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面子,但贫困人口能否得到救助,动摇的却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中国拟提高贫困线或至年收入1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