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曾经接受的人类史教育,人开始圈养动物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就像人类发现和学会造火一样。
当然,俺不惮以小人之心猜测,俺们的原始祖先开始圈养动物的时候,十成是为了充饥(杀了吃),御寒(取毛皮制衣)和食物储备。总之被圈养的动物之命运无一例外是被宰杀。估计后来吃饭御寒不成问题后,人类也开始圈养一些劳力型动物,比如牛,驴,骡子等等或者防身看家的比如狗。再后来,圈养的动物可以提供的功能又有了进步,比如马戏团。虽然据说这些圈养动物需要被‘特别’训练,但观看的人还是非常乐哉乐哉,因为看到了动物的进化,看到的圈养动物的优越性。再后来,随着传说中的人类文明的进步,圈养的动物也有一些开始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比如动物园,宠物,以至今天的为宠物的一条龙服务行业。圈养动物终于可以趾高气扬甚至得意洋洋地享受人类,甚至是很多人类也享受不到的东西,终于可以尊贵,也就是‘有尊严’。当然前提是主人需要尊贵或有钱。
据说人是唯一有高等智慧,道德观念,和语言思想的动物,是谓之有‘格’。于是人有人格。只是不知道动物是否有格,尤其是那些被圈养,被尊贵之后的动物是否有格。以下是以人代动物之猜想,纯属猜测,切勿对号入座。
大抵最早被圈养的动物,都是被人类的暴力或者计谋所虏,纵然胸中怒火万丈,也无可奈何(比如早期被贩卖的黑奴)。其中一些也许就面对现实,逆来顺受了,至少少受一些凌辱和折磨或获得一个相对好一点的下场。可是人类毕竟是人类,很智慧地寄希望于‘圈二代’身上。这些‘圈二代’,对于原先的野生环境,已经记忆模糊,或者根本就没有记忆,自打能记忆开始,命运以然是圈养的宿命。所以大多数已经是认为天经地义,命该如此。那末那些机灵伶俐点的,可以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不必很早就成为人类的刀下俎,而是可以成为已经富起来的人家的宠物。越是机灵善解人意的,越能找到好人家,找到跟随主人得来的那份享受和尊贵。这俨然已经是与人类平起平坐了嘛,甚至还要高于一些传说中的人类草民的幸福生活,夫复何求?
稍差点的,也能到动物园找个悠闲的差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眼前食。人类需要寻找一些稍有野性的动物类种时,至少可以替人类遮遮门面。至于野性,干俺底事?
再不济一些,愿意稍吃点苦来换来甜的,可以跑到马戏团。虽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但是吃苦吃瘪是背着众人的,但风光是当着众人的,换来的也是主人继续的圈养。从意义上讲,这是对人类很有社会意义的工作,因为它不断在向人类证明着,动物在圈养的好日子生活下,能有多靠近人类的崇高境界。
再往下,可以为人类看家护院,跑腿使劲。当然了,即使是下人的差事,干在尊贵人家,也自然待遇不菲(5毛1块的虽少,但集腋成裘)。只要有职业下人的意识和觉悟,内部的表扬和表彰自然是少不了的。
再差点的,就勤勤恳恳地犁地干活。虽然日子苦点枯燥点,只要不胡思乱想,只埋头拉车,偶尔兼运气好的时候还是能被评个先进或者劳模什莫的,让主人拉出去好好虚荣虚荣,表彰表彰,再多少给点红包,也算圈养动物不错的结果。毕竟要证明圈养动物优越性,不能光靠聪明机灵能耍宝的,也需要勤勤恳恳自觉自愿以实际行动向主人献礼的大多数,尤其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样也能吸引更多的圈养动物朝这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看齐,而不是胡思乱想,破坏人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当然,有很多圈养动物最终还是要被端上人类的餐桌上的。这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也是由人类至尊的主宰地位决定的,是不以动物的意志为转移的。识趣的圈养动物毕竟还能有个善终 – BTW, 人类已经文明到对动物实行安乐死的境界,即使是成批成批的牛羊猪鸡每天每日的进出食品加工厂,也就是原来的屠宰场。不识趣的,会给你点教训让你识相点,否则你会死的很难堪 –这点不需要一个李刚的爸爸也能做到。
其实,圈养动物,无论愿意不愿意,能有的选择本来就不多,更何况一边是大棒,一边是红萝卜,既然受人圈养,自然要接受这一切。人类有句什莫名言来着?既然强奸不能避免,不如享受强奸。套用过来就是,既然圈养不能避免,不如享受圈养。更何况人类一直不断地在强调圈养制度的优越性,这人类所说的优越性当然说的不仅是对人类,也是对圈养动物自己的优越性,就比如对国家/政权和对个人一样。野生的有多艰苦多危险,对人类也对圈养动物有多危害--当然这也都是真的,因为从人类的演化开始,就在不断掠夺野生动物以为圈养,侵占野生动物生存空间以为人类服务—这无非是陈述一个自己不断实施的预言或者事实。
其实,人类最怕的是圈养动物有独立的思想。一旦它们有了独立的思想,就会从根本上思考为什么所有生活的一切都必须是在圈养这个唯一选择题下面,为什么圈养动物的尊贵必须依附在圈养主人的尊贵上。
可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动物有思想还只是一个不靠谱的假象,就像好莱坞大片假想人类发明制造的机器人集体造反一样。所以以上所有对圈养动物的‘格’的种种猜想和臆测,均相当不靠谱,所以根本不值得人类忧心,至少到目前和可预期的未来为止。
不过,也许,不妨,再大胆假设一下,如果人类可以圈养自己—仅仅又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假设--的话,会不会跟上面的种种臆测很类似呢?如果那样可就遭了,因为人应当,也是自诩有人格的。当了圈养人,会是什莫样的人格呢?姑且统称为圈养人格吧。对有些人类来说,被圈养的人越多-- 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这个社会越稳定越和谐。
可问题是,人有思想,而圈养思想应该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但也不是做不到,至少在某些人类当主人的时期。只要有足够多的圈养人格来证明和支持圈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表现出对被圈养的渴望,享受和支持,甚至是义正词严的对非议圈养制度的人或思想的驳斥,那些不愿被圈养思想的人就能被代表,甚至被以儆效尤。而这时那些热衷于圈养制度的人投来的漠视,无视,蔑视,甚至是敌视的目光就足可以使圈养制度的真正主人短期内高枕无忧了。
有些人自愿被圈养其实是自愿加入这个源自圈养制度始作俑者的利益集团或避免来自这个集团的压迫。有些人是压根就没有过独立完整的人格 – 可能是做为‘圈二代’的先天不足,所以接受圈养制度文化和思想,成为圈养人格也是很自然的事。这就好比一个女人相信强奸者所说的只有被强奸才能体会到最大的快感,而且真的得到了快感,并以此为依据从此跟定了被强奸最快感理论并呼吁所有女人都相信这个-- 尽管有时粗暴了点,伤害了点,但都是为了女人好。没有被强奸,就没有最快感。强奸也不是件容易做的技术活,多体谅强奸者,多顺从配合点,就大家都好都和谐。看这,性事都不用自个儿操心了。多优越呀!多先进呀!多代表呀!多盛世呀!
- 拐了,拐了,拐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