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7篇深度报道、309条网络新闻,媒体关注重庆的热度,前所未有的高。
重庆市外经贸委14日发布消息称,今年8月—9月,《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工业》等美国主流媒体对重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集中报道,最大热点是刚挂牌成立不久的两江新区。
美国媒体追逐两江新区
今年8月—9月间,《华尔街日报》在其重要财经栏目《Market Watch》中以“中国两江新区,美国公司的发展机遇”为题,对两江新区的重点招商行业,以及新区本身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地位做了全面阐述。
《华尔街日报》称,作为中国西部的核心,重庆两江新区就是中国西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美国另一家极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也撰文称,两江新区正在大规模的向汽车制造业(包括电动车的生产)迈进,并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前进入重庆的福特,在中国国内已经是非常知名的品牌了,其他的美国公司如李尔、通用电气等也正计划进入重庆。
美国最大财经咨询公司———彭博公司也在旗下的《彭博商业周刊》中报道,两江新区的情况介绍和有关新闻报道,已被诸如格里集团等美国大投资咨询公司收藏,并作为重要投资参考材料打包,发到全球各个客户邮箱中。
“中国芝加哥”概念火热
两江新区刚刚成立,重庆距离美国有万里之遥,重庆以及两江新区为何吸引众多美国媒体关注?
“重庆就是中国的芝加哥,这个概念已在美国炒得火热,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都把重庆视为未来之城。”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说。
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最大的城市,凭借其优越的水陆空运输条件,成了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金融中心。而在全球财经领域被奉为圭臬的《经济学人》撰文称,“芝加哥是‘通往美国西部大量未开垦土地必经之路,是公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枢纽,更是充满商机的商业中心’。重庆基本就是这样。”
至此,在美国乃至西方媒体的报道中,重庆发展取得的成果,就常常用芝加哥的现状和标准来衡量。
在伊利运河连通纽约与芝加哥之后,芝加哥地理位置的转变,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此后,芝加哥逐渐成为美国东西交通枢纽。
重庆正在类似的道路上行进。立足于国际视野的保税港和港口物流网、“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和“一环九射”铁路形成的陆上交通网,以及影响力日益突出的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已初步具备了成为中转站的硬件。
聘国际公关公司推介重庆
在美国媒体聚焦重庆,关注两江新区的采访背后,还活跃着国际公关公司的身影。
李建春介绍,为做好重庆以及两江新区的对外宣传,市外经贸委特别聘请了全球十大公关公司之一的美国伟达国际公关公司,负责美国媒体宣传活动策划。此举得到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工业》,以及《中国日报》、《新华社》记者的高度评价,并称重庆开创了中国地方政府聘请国际专业公司进行对外媒体宣传报道的先河。
李建春表示,重庆不仅是直辖的重庆,而且是中国的重庆、世界的重庆。“314”总体部署足以证明,中央对重庆的期望,不仅局限于直辖市本身,使其具备国际影响力和辐射中西部的能力,不仅是重庆的梦想,也是全国的大局。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动力也来源于此,理所当然要先行先试,把重庆带向一个更可预期、更为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