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印象点滴 – 出名的诱惑
我对刘晓波总的印象是: 他是一个为了追求个人出名而无畏,勇敢,甚至令人钦佩的人。
第一次听见刘晓波的名字是在80年代中期,那时我正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读书。刘晓波发表
了篇与当时的学术泰斗李泽厚先生商榷的长篇论文,其观点颇为激进,好像要全盘否定中国
文化思想。当时我和几个哥们就感觉,一个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文学博士的学生,敢于和当
时的哲学思想大师李泽厚叫板, 一种可能就是他具有很深厚的学术功底,但我们在北京学
术界混了几年也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因而也没读过他的什么文章。毕竟在社科界学术功底是
需要慢慢积累的,何况一个即使通文学理论的年轻人,他的思想和哲学功底也需要慢慢地修
炼。;
另一种可能或许是他胆大无畏,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把自己不成熟的,尚需完善和深化的观
点先提出来。这种假设似乎也不可能。因为以后也没看见刘晓波发表有什么学术分量的文章,
来系统深化和阐述他的观点。反而他的兴趣转向到政治了。
我的看法是,刘晓波和李泽厚商榷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名。他出名了,因为打名人的人总会沾
点名气。这种名人效应立竿见影,刘晓波一下就成为北京学术界无人不知的人物。他也出大
名了,因为他从非常极端的立场上,全面批判,全盘否定一切,哗啦啦把什么都砸烂。极端
论的轰动效应是巨大的,他不仅受到传统派的反对,西化派的支持,而且引来其他更多人的
关注,好奇和议论。
下面的几件事验证了我最初的印象。
刘晓波出名后,他常应邀到北京各大学座谈。有次他来到社科院研究生院时,本人有幸参加
了一次与他的座谈会(很随便地聊天那种),主要是听他侃。他讲了很多, 我现在能记住的
是3个他的观点。
一个是殖民论。 他的意思好像是说中国从古到今已烂透了,无可救药了。中国必须通过殖
民化才能发展,至少被殖民200年。他所提出的具体方案是把山东给德国,东北给日本,也就是说把中国各个省都分给西方列强,然后中国就可象香港那样发展。但他没谈主权和殖民
后中国统一的问题,也没对该问题作深入的学术探讨。
另一个是他反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只记得他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大意是一个人如果想品尝美酒,又不想喝醉是不可能的, 美酒的美只有在你醉的时候才能
感受,如果你没醉,你就不会感受酒的美。也就是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是废话,只有全
盘西化,把西方好的和坏的都拿来供中国人享用,才是可行的, 才能让我们体会到西方的
酒美。
再一个是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的人和士大夫具有虚伪的性格。也只记得他的举例说明。
大意是这样的人玩女人都是偷偷摸摸地玩女人,很虚伪,还冠以美丽的词汇来文饰。人应该
真实,坦率,洒脱,要玩女人就应公开宣称自己是花花公子,正大光明地,毫无掩饰地去玩
女人。他确实带了一个女人一起到研究生院来,但不知是谁。(本人不知道刘晓波在80年代
中期是否结婚。)
座谈会后,我总感觉凭刘晓波的学识和理论修养,他还没有实力向李泽厚挑战,也没有精力
和时间来作进一步的学术探索,他为什么要全面地挑战李先生呢? 但他出名了,很忙,四
处去举例说明他的那些说了一遍又一遍的观点。听多了,也就没新意了。刘晓波也开始慢慢
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我甚至忘掉了他。
直到89年5月底我在广场上忽闻4君子开始绝食,其中一位竟是刘晓波。当时我还有点纳
闷和吃惊。 在四君子中好象只有刘晓波在学术界混。刘晓波是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的。从学
运4月开始到学生绝食结束,从来不见老刘的身影和听见他的声音。5月下旬在社科院某地
开的北京知识分子联合会筹备会上,在广场召开的知识分子联合会的记者会上,在广场的民
主大学里,在广场的知识分子联合会的帐篷里,我从来没看见过刘晓波,也没听人提起过他,
也没人提名他担任什么职务。在运动的最后,刘晓波真的是从天而降,以名人的身份开始参
与学运了,他的名字由于媒体的忽悠,走向世界。
我问周围的哥们和同学,才知刘晓波是专门从国外赶回来的。当时真有点佩服老刘的英雄气
慨。因为我们知道当时很多出名的人号称已经上了黑名单,都在准备逃跑到国外避难。刘晓
波却逆流而动,从国外跑回,主动挂帅,这种大无畏的气慨确实令很多名人感到羞愧,无地
自容。
钦佩之余,另种疑惑顿然而生。刘晓波为什么不选择在运动其他关键的时刻回来,而偏偏选
在广场学生已停止绝食,广场已失去凝聚力的时候回来呢?实际上最危险和最令人兴奋的时
期是运动的前期,是4.26游行,是胡耀邦追悼会后的游行,是5.4游行,是学生的绝食。刘
晓波怎么不在这些时候露面。也许那时各路神仙和名人太多,名气太大,即使老刘早早回来,
也会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刘晓波不想只作为游行的参与者。他想成为名人来领导运动。他
选择的时机确实是最佳的:学生绝食已结束,很多名人在为自己找后路,无暇顾及其他,大
多学运领袖因内部分歧重重,失去号召力。在这种时候入局,不是名人的也会成名人。
老刘绝食的第二天,我和一位被分到北大教书的,更知圈内事的哥们在广场侃大山。当聊到
刘晓波时,他的回答让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他的大意是,刘晓波很坦坦荡荡的,他自己
说就是为了出名,只要他被抓,世界各大媒体就会报道他的名字;就是只能在世界上出3
分钟的名,人生足矣。
听后,我真的很钦佩老刘的人格,大智大勇,光明磊落,特别是不虚伪,具有一种能写上万
里长空的江湖侠气和豪气。
我和几个哥们继续呆在广场。此后再没谈论刘晓波的事,因为他也似乎沉寂了,无声无息的。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离开广场的,反正我和几个哥们那天早上是最后离开广场,因为我们坐
在纪念碑的正北面,向南面前门方向撤退时就自然在最后了。
来北美近20年,无心过问政治,所以对刘大侠近20年的所作所为毫无所知,也不知他名气
达到何种程度。08年在文学城看新闻,才知刘晓波已成为国内西化派的领军人物。从他09
年被捕入狱到2010年获和平奖,刘晓波的名气可谓达致巅峰,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都
家喻户晓。实在是可喜可贺。
然而,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刘晓波那种见美酒就喝醉的侠气,那种坦坦荡荡,毫不掩饰自己
个性,坦诚追逐名气的真实性。如果说他一直是为了普世价值,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把牢
底坐穿,我只好叹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刘大侠也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中
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