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栽花、少种刺”,

来源: 2010-10-02 07:34:5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作者:江南铁鹰 日期:2010年9月18日 15:28 星岛环球网, 敏思博客

“多栽花、少种刺”,这个命题并不是提倡我们上网一团和气,对明显有悖于国家法律、法规,有悖于国家、民族利益,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沉默。恰恰相反,对上述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概念。我们主张的“多栽花、少种刺”,是指的人民内部矛盾,网民之间一般问题看法上的分歧,以及网民的个人隐私、性格、长短等方面的议论与评判。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6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正式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其实就是已经很明确的指出,在人民内部要允许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存在。

更早是在西周灭亡以后,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

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ˇ诸子ˇ,ˇ百家ˇ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目前,我们的互联网就有着许多与春秋战国诸多相似之处——网络上活跃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展示着五花八门的观点、旋舞着缤纷艳丽的色彩。一个成熟的网络,不仅应该允许这种万紫千红的现象存在,而且应该鼓励、扶持、推动这个局面的发展。

同样,一个日臻成熟的网民,同样应该有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来面对与接受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必须很清楚的认识到,网络是由许许多多不同人群构成的。在网民中,有着无数与自己不在一个层次、不是一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修养等等诸多差异的人。每一个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也必定会有自己的优势与缺憾,有自己对喜怒哀乐的表达与承受能力,有自己对其他人物的认同与不接受的权力。

我们谁也没有理由和权力,要求其他人一定接受自己的某些看法与观点。更加不应该对其他网民,用自己的标准去横加指责,甚至是诋毁与攻击。其实,在很多时候,你的某种赤裸裸的诋毁、攻击、指责,并不能真正起到对他人的打击作用,相反会恰恰贬低了自己的人格。当然,即便你是正确的,也收不到对方会接受的效果。因为你的这些行为就如同在不断的种刺,最后一定会让自己被荆棘所包围。

如果我们学会,首先是自己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去看待与接受他人,甚至包括去包容和接受他人的缺点与错误;那么,你的眼睛里面一定会很少看到刺,自然更加不会去种刺。



我们不必用冠冕堂皇的的说词,为自己寻找一百条、一千条、甚至一万条理由,其实,只需要一条就可以说服自己——“就为你自己,去宽容与厚待他人”!请想一想,当你绞尽脑汁在他人身上寻找各种各样缺点、错误的时候,你真会快乐吗?

在很多时候,处理这样一类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栽花。用你的厚道、仁义、高雅、坦率、真诚,去包容所有,去栽种各色各样的鲜花。让别人是被你的鲜花所感染,而不是因你的恶刺受到伤害。到那时,你一定永远被快乐所包围,成为网络上最开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