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主角仓皇逃逸,大腕高喊《弯道超车》 (二)
严守一和选秀冠军武月的的逃遁为电视剧《手机》画上了句号。曾几何时,两人堕入爱河,差点毁了各自的前程。一个普通的浪漫史,随着剧情的发展,最后得到了升华:柔弱无助的女子向权贵奋起抗争,严守一这一被权贵们视为小富即足的农民后代,最终也爆发了“革命”的勇气。
《手机》开场, 观众看到的是暂无关联 但指向同一主题的两个情节。
访谈节目中,严守一抓住观众做家务的话题,信口雌黄:“我以前也是不爱做家务,现在我变了,我老婆不让我洗碗我都跟她急”。 由于一个电话,严守一只好向观众坦白,刚才他把费教授的事迹说到了自己身上, 引起一阵大笑.
与此同时,严守一的小舅子于文海正乘坐进京的火车,撞到了一个骗子“吴总”,由此展开了一段生动的对白:
吴总(用啤酒碰碰对面打瞌睡的青年):喝酒?
文海:不喝。
吴总:好,不喝酒好。你是去哪?
文海:北京。
吴总:好,去北京好。看老弟气度不凡仪表堂堂,是忙着做啥生意?
文海:不做生意。
吴总:好,不做生意好。 商人整天焦头烂额,商人重利轻离别。不好意思,小弟我是商 人(递上名片)。
文海:我没有名片。正去北京找事。
吴总:好,没有名片好。 请问小弟尊姓大名?
文海:于文海,文化的文,大海的海。
吴总:好,这名字好,响亮贴切踏实,一看就是干大事业的。 您上北京是摸着风去还是有人?
文海:我是投奔我姐夫去的。
吴总:好,投奔你姐夫好。不说你姐,单说你姐夫,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你姐夫是位成功人士。 至于你姐夫是干什么,接下来你就不必再说。
文海:嘿嘿,吴总你有两下子,哈。 其实,我姐夫就一电视主持人。
吴总:好,主持人好。你也不必告诉我你姐夫是何人。我知道文化影视圈特别注重隐私。
文海:什么隐私不隐私,其实也没什么。 我姐夫就是《有一说一》节目主持人严守一。
吴总:好,《有一说一》节目好。我是特别爱看。这样说吧,全中国人民没有不喜欢你姐夫严守一的。
涉世不深的文海,被“吴总”顺利忽悠,说出了姐姐的电话号码,让骗子“吴总”上演了一出医疗抢救骗钱的闹剧。
与《有一说一》的宗旨向反,隐瞒实情,假话,骗局,尽管有不同缘由,有好意恶意的区别,有喜剧悲剧的差异,贯穿全剧始终,构成对两位主角严守一和费墨(节目策划)心灵的挑战。
上档次的骗子一定是阅历甚广,语言精湛,能见风使舵,能投机所好,能灵活多变,因势利导。骗财的骗色的骗取名誉地位的,斑驳陈杂,不过全都要熟练使用语言,也要能依附假借权势,让受骗者既感到选择的自由,也同时也感到压力。
政治上的忽悠是一个特型,大多时候是骗取民意。西方各大媒体当然有不少大腕写手为了政治目的,制造偏见,隐瞒实情,误导民意。
西方媒体08年三月的反华“藏独”浪潮,既典型一例。欧美十几家大报电视台一齐发难,指责中国迫害藏民。
事实是,西方藏独分子首先冲击中国驻外领馆,树立暴力抗争的样板,首先在不明真相的藏民中串通,发起暴动。中国随后采取有节制的管制被西方媒体当做把柄,说成了血腥镇压。
西方媒体和部分精英的反理性,反历史,反现实的表演真可谓是淋漓尽致,还好,并未得到西方大部分民众和大部分社会精英尤其是工商科技精英的响应。CNN扮演了恶棍一条,《纽约时报》兴风作浪了一会,《时代周刊》和《华盛顿邮报》颇有克制;《新闻周刊》由Melinda Liu 领头狂热了一阵,受到著名古典自由主义评论家Fareed Zakaria责难,草草收场。
中国人中是否也有政治上的忽悠大腕呢?应该是有的,不过是其中不少,好像是出于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是西方的黑暗和他们爱国心之急切,使他们对文字游戏和忽悠之术变得如痴如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一方面有大腕说他执着“中庸”守则,另一方面大腕又高喊危险的“弯道超车”;
一方面有大腕期望政治上宽松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暗地里给政府和异见者安上“里通外国”;
一方面大腕说要中国要有保护屁民的意识,另一方面却又大力抨击民主法制;
一方面大腕说政改有趣,另一方面又妙用“分赃”一词神不知鬼不觉泼出一大盆冷水;
大腕的“不看广告看疗效”冠冕堂皇,实际是曲解害怕政改,先发制人打击任何超越糊口的主张;
大腕说不要指望他会同意对日动武的嚷嚷,两天过后大腕又呐喊我们已是无血性快掉了内裤;
大腕列出长长一串美国的战争的暴行,却对美国二战胜利的巨大作用只字不表;
大腕痛恨美国警察市政官员“可憎的面孔,”同时他还愿继续呼吸美利坚“自由的空气”;
一方面大腕是反美先锋,同时他也知道,他国内后台并非真的反美;
大腕的思绪如天马行空,行文如弯道超车般凶险,文字却散发出阵阵草根泥土的“芳香”。
在中国从封建文化走向开放的现代文化之时,华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地打发岁月。 在他读懂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和建造中华帝国的梦境之中,超车大腕在太平洋的彼岸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一个有趣的类型:
一半是真诚执著,一半是高级忽悠,
一半是封建因子,一半是上等老抽。
《手机》主角仓皇逃逸,大腕高喊《弯道超车》 (二)
所有跟帖:
•
任何声音,都应该听到与其相反的声音。没有,是双方的悲剧。
-小小小迷糊-
♀
(112 bytes)
()
09/29/2010 postreply
19: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