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中国的教育经费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笑话。

记得2004年时给出的数据是4%左右,好像还比2003好了一点,但还是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引起全座人的哄堂大笑。如果是个中国人,面对此情此景只会觉得屈辱与担忧。

一个民族要富强,必须首先重视教育,并且不计代价地持续投入教育。

韩国近年来的教育评估体系世界第二,在PISA多个项目中与芬兰分庭抗衡,争夺第一。因为这个民族的口号是:我们什么都没有(矿产,地产等资源),只能进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现在这个民族据普查是世界上文盲率为零的民族,也是在IFA科技展览会上直追日本的亮点,在德国最近的一本畅销书中屡次被引用为新兴参照对手。

德国二战中花费最大力气来保护的是各大图书馆的藏书,战后首先得到挖掘与安置的也是这些知识的宝库。并且,德国绝大部分大学都是公立,由政府进行预算及投入,所以至今很多州不收学费(包括柏林),从小学到博士后,只要你愿意读,学费方面没有一分钱的负担。这样自然能使公众孜孜向学,社会风习也崇尚知识而求真。这样的民族,就算物质文明整个被摧毁,但只要人还在,人才还在,都是不可能被真正摧毁而能在废墟上迅速重建的。

中华民族常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两千多年以前就说:有教无类。 但是这百年来,恰恰是树人方面作得最差最舍不得钱(晚清曾于风雨飘摇中做过一些办学的补救),不知原因为何?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