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言获罪的知识分子---刘晓波博士
付明泉
刘晓波,中国网络查查,你查不到,随便在没被封锁的香港和国外网络查查,就有他的资料。
维基关于刘晓波如下:“刘晓波(1955年12月28日- ),男,生于吉林长春。中国作家、前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持不同政见者、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1980年代中期,刘晓波因对李泽厚的批判而名震文坛,被称为“黑马”。后因参与六四事件、呼吁为六四平反和要求中国当局进行民主宪政改革而多次被捕。获释后大量发表文章,抨击时政、关注民间维权。这使得他成为中国当局重点监控的对象,在每年的一些敏感时期(如六四周年、两会、党代会等),中国当局对刘晓波实施某种程度的软禁,要求不得外出、访友,甚至切断其电话、网络的通讯。刘晓波因发起《零八宪章》被捕,2009年12月25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刘晓波是吉林大学毕业的,我相信吉林大学党委会和校方现在校庆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把他当作什么有名校友(尽管我对所谓有名校友的名单都有点反感,这个时代感太强)。但是刘晓波也许是吉林大学中80年代初毕业人当中很有思想很有影响力的一位,是毫无疑问的。
实际上,刘晓波既没有煽动暴乱,也没有和孙中山一样,搞什么兴中会之类的和政府做对的武力组织,他的一系列罪名都是和他的笔杆子相关的。在西方,你可以批评总理,批评政党,也许得罪的过火,被暗中算计,但是绝对不会通过法律把你投入监狱。但是在今日中国,因为一篇文章而获罪是完全可能的,枪毙也不足为奇。
很多人把曾经参加和支持学生运动的人都叫学运分子,这分子两个字很有意思,比如过去的反党分子,地主分子,一加分子,人似乎就是异类和爬虫,就是肮脏透顶东西,不知道资本主义当时为什么没有给青年马克思加上“暴力分子”的说法,如果加上了,也许人们的看法就不同了?
人的生存是第一需要,。六四后在国内已经不可能有生活来源的刘晓波走上这样一条言论反对的道路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因此就说,他就成了帝国主义的走卒似乎太幼稚和偏颇了,他因为这个理念而被剥夺了发言权,从此,他在其他资助下继续他的发言权,语言更加激烈,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论御用文人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软骨文人如何评论学生运动和刘晓波,我始终认可这个刘晓波是用自己的笔写出他的心里话,他认可的价值观,他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民主化的文章,已经和必然成为是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的宝贵历史文献的一部分。
而判刑刘晓波11年徒刑,是十分荒唐和可笑的,我相信在这个判决中,任何判决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判决书,他们只是奉旨行事。刘晓波做了《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的文章,其实也如在监狱中的谭嗣同写下的“我自横刀向天笑”,悲壮但是也是无奈之举。
真理还是真理,正如1949年后的毛泽东总是试图评价来给孙中山定个历史角色,也如邓小平试图全面否定张春桥一样,其实都没有用,我相信,就如孙中山的历史地位,他的优点和很多思想,甚至是后来毛泽东无法评价的?而刘晓波,任何法官和执政者都是无法用11年徒刑评价他的历史地位的,对于他,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