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的改革 是一个转身--从极左到极右
付明泉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中国执政党整体的建设政策是“发展重工业,发展国防工业,发展基础工农业”,在外交上坚持”统一战线“,即对西方敌对中国政权的国家采取了联合亚非拉刚解放的第三世界国家形成统一战线应对,对中立国家采取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平等交往原则。同时逐步打开新中国正义,进步,公平,不侵略其他国家也绝对不被欺凌的形象。然而,随着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当权派和国际形势的严峻性的估计,中国从1966年开始,确实逐步转向了“革命”和“输出革命”为主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这虽然使得中国国防建设,中国备战,人民监督腐败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人人革命的声浪也使得全国民众确实有疲惫之态,而国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安定。同时,知识界,宗教界在革命的口号和行动中,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和冲击,这点也是文化革命的副作用。
从1978年邓小平执政后,中国开始了以私有化为先导的改革,当然,这个私有化是小型的私有,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私有,是在威权和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大集团控制主要经济命脉下开始的农民和小型企业的私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活力,同时,轻工业和日常工业有所发展,使得社会呈现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建设的环境,这个是不可否定的。
然而,这个180度的转身太大了,很快,中国在“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黑猫白猫论“,”干部先富起来“的口号下,出现了全民向钱看的导向,而显然,不在一个起跑线和权力范围内的这个向钱看,很快呈现了社会分配体系的极不均,中国开始从一个左的革命时期,抛弃掉一切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统一战线,艰苦奋斗的口号和原则,转而追求楼宇的华贵,漫天的烟花,接轨,发展,稳定,国际,引进,招商,外资,这些口号如时髦和发达的代名词,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就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了。
然而,当今的中国不是当代的美国,有太多的不同,中国没有欧洲的历史朋友,中国没有和西方国家的历史渊源,有的只是被英法等西方国家侵略的历史。中国是一个人口多的有着复杂的历史的年代久远的一党领导缺乏监督的大国,而中国的意识形态,中国的新生政权是在周围敌视中和试图进入西方大国体系中的背景下的一党政权,这样一个极右的发展发展再发展的试图发财为主导的,认为发财后都好办的只有经济没有政治的改革的变革,是不可能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的。
邓小平说了很多话离开背景,是完全的荒唐和错误,然而,这些话被有意无意的放大了,夸张了,而且成了特权显贵掠夺和纸醉金迷的借口。如果中国不纠正这样一个极右的政策,中华民族将再次进入一个遭受被奴役,被欺凌,精神侏儒的灰暗的周期。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32年的改革 是一个转身--从极左到极右
所有跟帖:
•
胡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视为对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一种修正,不过仍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
-geneeagle-
♂
(0 bytes)
()
08/18/2010 postreply
08:25:07
•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有先后,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恐怕要等到2020
-geneeagle-
♂
(0 bytes)
()
08/18/2010 postreply
08:32:31
•
应叫做“极假”。极左和极右都还更有信用。
-zzcn280-
♂
(0 bytes)
()
08/18/2010 postreply
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