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强暴时是反抗,是永远忍耐?还是看不到终点的韬光养晦?(人与国)
被欺凌强暴时是反抗,是永远忍耐?还是看不到终点的韬光养晦?
付明泉
2010年8月
从儿童起,很多孩子就面临一个问题,在被欺凌时,是反抗还是永远忍耐?
我养了几条泰国斗鱼,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当这种鱼一条攻击的时候,另一条如果迅速逃走,进攻的鱼不论多弱小,就会持续进攻,如果一旦对手有一点反抗,他停止进攻,甚至迅速溜走。
鱼类动物如此,男人女人如此,世界生命似乎都是在博弈和教育和被教育中长大的,对对手的攻击,哪怕你十分弱小,你如果回击一下,他就有所收敛,不然,他将变本加厉,人对事实上对手教训的理解要远远胜于所谓自己反思。 在被欺负强暴时,不必要用风度自圆其说,而必须做出你能做到的最强有力的回击,这对对方,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你帮助一个人成长。
那么大到一个国家呢? 如果一个彪形大汉似的国家蛮不讲理,不断去别国附近海域甚至领海附近张牙舞爪,甚至说,如果你敢于碰我航母,我就直接轰炸你本土,算不算已经欺负到家门口?
网络上有一个很不雅的笑话,说一个风流女子,被问到被强暴如何应对时,她说,反抗吧,人说,反抗不了呢?她说享受吧,人说之后呢?她说,要回报了,或者他要对我负责啦。至少也道出了一些人的观点吧。
看中国媒体对美国有时欺凌强暴我们的态度和观点,这个女子也算是韬光养晦,识时务的俊杰,不同的是,这个女子还是强调了开始要反抗一下,这点,比刚遭到欺凌强暴,就急忙自己找借口自圆其说好的多。
人说弱国无外交,但是弱绝对不是仅仅经济的弱,强也绝对不是仅仅经济的强,经济强大的明帝国抵挡不住经济极端落后的努尔哈赤政权的进攻,而经济一片繁荣的宋国只能给北方落后的金国纳贡,骨子里的软弱和精神上的气馁,战略上的短见和苟且偷安和长期不发展军事工业,都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软骨病”。
这次美韩军演,已经到我们的门口,而中国报纸依然在找说法自圆其说, 看看,中国报纸对于美国航母进入黄海的报道如下:“航空母舰进入黄海的象征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它的象征意义可以在于稳定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地位,重新抢夺地区话语权,同时遏制中国的崛起;也可以在于消解美国国内鹰派势力对奥巴马政府“外交过于软弱”的批评,为中期选举造势。但这些都已不是新闻,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意图并非由航母是否出现在黄海决定。与美国博弈,中国需要实力作为后盾,但更需要智慧、巧妙的战略运筹。当前,面对喧嚣,更要沉得住气、冷静观察,不能被外界的声势所恫吓,也不能无谓地争夺表面的得失。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在黄海出现并不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180度转变,同样,中国与美国的博弈策略也不会仅仅因为美国航母的到来而易辙。”
我觉得中国报纸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超级强,如果今天的中国报纸解释南京大屠杀,会不会这样解释:“日本杀死我们多少国民,其实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是温和派消解日本国内鹰派势力“外交过于软弱”的批评。与日本博弈,中国需要实力作为后盾,但更需要智慧、巧妙的战略运筹。当前,面对喧嚣,更要沉得住气、冷静观察,不能被外界的声势所恫吓,也不能无谓地争夺表面的得失。 ”
希望这个韬光养晦,别养到被轰炸被欺负的命运。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