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元旦前后,央视新闻几乎连篇累牍地引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的高度赞扬,西方媒体竞相用各种方式盛赞中国经济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确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多年前西方国家是高工资高物价,中国则是低工资低物价。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巨大奇迹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国家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则是低工资高物价的新的经济现象。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1980年美国人均收入是1.02万美元,中国是190美元,相差约54倍。由于中国是低工资低物价,所以在收入相差54倍的情况下,中国工人也如同美国工人一样,独自一人就能够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2008年美国人均收入3.76万美元,中国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货币收入差距缩短了三分之一还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还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就是因为把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高物价搬到了中国,与中国低工资甚至是超低工作结合在了一起。从而使中国工人养活家庭的能力下降到了人类历史上最低水平。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这就是美国go-vern-ment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Communist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go-vern-ment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go-vern-ment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
——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返回本版推荐给好友发新贴回 复
zzrrccttzz的签名档
[回复] [管理] [修改]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大烟王[chinaliuyaping@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沙发
有新意!
大烟王的签名档
别人老以为我抽大烟,其实我只是偶尔抽支香烟儿,从来也没见过大烟。叫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吸引MM的眼球!嘿嘿......
发表于 2010-06-11 07:29:21
搜狐手机用户[yang000321@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板凳
是事实!
搜狐手机用户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0-06-11 07:42:55
ldyxqs[ldyxq@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3楼
谬论,最好回到毛泽东时代,那时物价最低
【在(zzrrccttzz)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美国高工资低物价,中国低...
ldyxqs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0-06-11 09:24:04
小侃爷[wfshr@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4楼
唉,很有道理
小侃爷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0-06-11 10:02:47
阴桐子[liujushi11@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5楼
美国大众购买力确实比中国高多了!
但是物价并不比中国低!
阴桐子的签名档
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
发表于 2010-06-11 10:09:39
云中的雨滴[fuyi@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6楼
云中的雨滴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0-06-11 11:34:16
大ο国ο小ο民[jjjwww001@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7楼
呵呵,现在知道通涨怎么来得了吧!!
【在(大烟王)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有新意!...
大ο国ο小ο民的签名档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发表于 2010-06-11 11:49:16
大ο国ο小ο民[jjjwww001@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8楼
楼主还少算了一块,就是外资在华的投资,这块远远要大于外汇储备带来的泡沫,再考虑上美元多年来的通涨,实际规模要远远大于3.2万亿。
大ο国ο小ο民的签名档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发表于 2010-06-11 11:53:43
走过又看过[ganwtxx@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9楼
“2008年美国人均收入3.76万美元,中国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货币收入差距缩短了三分之一还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
纯粹是胡说八道!
你家的孩子就那么难养?
走过又看过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0-06-11 11:58:46
大ο国ο小ο民[jjjwww001@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10楼
如果夫妻都是普通工人的话,抚养一个孩子确实比较困难。
【在(走过又看过)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2008年美国人均收入3.76万美元,中国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货币收入差距缩短了三分之一还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
大ο国ο小ο民的签名档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发表于 2010-06-11 12:02:53
人民议员[ttttxxxxkkkk@sohu] [加为好友] [传小纸条] [送礼物] [回复] [管理] [加入个人文集] [投诉] 11楼
支持
人民议员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0-06-11 12:09:08
共5页 | 12345[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主题:
*赢棒棒糖、VIP卡、新版跑车 点击查看编辑器帮助文档>> 剩余可输入字符数:40000
内容: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更多表情>>
扮酷暴怒锤子哆嗦赔礼欠揍痛哭郁闷 再见仰慕扁人觉觉你好认错傻笑示爱
验证码: 看不清汉字?
点此升级至3级即可直接发帖,使用搜狗输入法提高发帖效率
[高级回复]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社区论坛地图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SOHU CLUB V2.1 Copyright © 2010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社区客服电话:010-58511234 客服邮箱:clubadmin@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