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陈道明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采访,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两个时代。有比较才有鉴别,好在经历两个时代的人还大有人在,没有死绝,否则历史就和骗子们营造的现实一起堕落了。以下是陈道明采访的部分摘要:
开历史倒车的现实:“我着急的就是人性、价值观的堕落。在某些地方,我们在退步。我们不怕慢,就怕退,哪怕停着不动也行,退就不可以了,就像车不怕走,就怕停,更怕往后退,可现在往后退的地方很多。”
未被妖化的“浩劫”时代:“我觉得现在没意思,特别想念上世纪60年代的那种纯朴、70年代的上进、80年代的创新和无畏。”
“浩劫”时代没有功利:“起步阶段我没有经历过急功近利的熏陶,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式跟现在的演员不同,他们接受的教育可能是以竞争为主,甚至可能是你死我活的,我们经历的那个年代没有太多功利性。”
有对比才有鉴别:“我不认为中国有好电影,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真没有好电影。”
实干是“改革开放”的真正绊脚石:“差在德上,差在职业精神、文化精神上。拍《一个和八个》的时候,为了晒黑皮肤,我们可以在广西大龙山水库什么都不干,光晒太阳晒一个月,一个小电影,拍四五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叫拍电影,现在叫抢钱,完全是两个时代。”
“发展”原来是垃圾堆出来的: “那时候我们拍《围城》,10集的电视剧,按现在的节奏,满打满算就一个月,但是我们整整拍了100天,那时还有创作可言,现在哪有这样充裕的时间?我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我不适应现在这种两天一集、三天一集的模式,我说你们这是干嘛?已经不符合基本规律了,制片人不管导演怎么拍,但你一天必须得消灭多少页剧本!所以现在出现了一大堆烂玩意。”
一个堕落的时代:“中国的文人过去还有一点风骨、一点孤傲,还有一点竹节精神,现在全部被钱同化了。我说的这些人里头也涵盖我——既然你风骨了半天,怎么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是的,我也拧不过。”
“进步”的写照:“我说这个行业就八个大字:对年轻人是四个大字“寡廉鲜耻”;对岁数稍长的叫“为老不尊”,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生存现象。“
“改革”是味精调出来的:“要说怀念的话,我怀念那时候的文艺思想,是积极的,是上进的,还有一种刻苦劲。现在是糖和味精都进来了。”
邯郸学步和自惭形秽是“接轨”的本质心态:“我们现在动不动让外国人来演戏,我觉得是对中国演员的一种侮辱,那些角色完全可以用中国演员来演,因为是中国戏。我们没有合适的演员吗?非要找国外的演员来演?我不信,别找借口。这不是国际接轨,文化上,永远国际接轨不了。”
大傻式的对外开放:“像建立演员工会等问题,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业进行保护,像美国的演员工会,你在美国好莱坞拍片子,不入工会人家不让你拍戏,凭什么让你拍?你哪儿来的?中国现在是不设防,随便。然后就有韩国演员来抢钱,人家还嫌你笨。”
陈道明采访中透露的历史真实:未被化装的两个时代
所有跟帖:
•
被作者这么一编辑,陈道明就换了一副面孔。
-SUNNE-
♀
(0 bytes)
()
07/31/2010 postreply
12:47:54
•
主要是这些导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平太低!
-usafather-
♂
(243 bytes)
()
07/31/2010 postreply
14:22:32
•
的确,将熊熊一窝。中国的问题是整体取向的问题,自惭形秽是不会有出息的。
-美式国际独裁民主制-
♂
(0 bytes)
()
07/31/2010 postreply
14:31:21
•
看看现在的影视,中国人很自卑,中国就没有人能演?韩国人
-tiyi2010-
♀
(94 bytes)
()
07/31/2010 postreply
1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