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多重危机下的法国民主何处去?

多重危机下的法国民主何处去?
----写于法国国庆日

宋鲁郑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节。这个自1880年就成为一年一度全国盛典的节日,并没有给法国总统萨科奇带来多少轻松。由于没有多少“背景”甚至法国血统都缺少从而被选民寄与厚望的政治人物,此时正陷入多重危机之中,他的支持率也降到难以置信的26%。西方社会中,最不得人心的美国总统布什在执政后期曾创下此纪录。

今年的萨科奇可谓流年不利。法国足球队在世界杯丢脸的表现,不得不使日理万机的他两度走向第一线,亲自干预。甚至球员享利一下飞机即被接到总统府。足见体育在法国是多么的被政治化。希拉克执政十二年,其支持率攀上新高就在法国队获得世界杯一刻。

然而与萨科奇面对的其他危机,足球只不过算是开胃菜。给萨科奇惹麻烦的首先是“济贫互助行动部”部长马克-菲利普·多勃莱斯。可是这位济贫部长却打破前任惯例搬进豪华的办公楼里。不尽如此,这位部长身兼数职,还是朗贝萨市市长,兼职市镇际工会主席和里尔市城区社团成员,多方领取薪酬。其妻布丽切特·阿斯特鲁科则当上了他部里的办公厅主任,同时也在朗萨贝市政府兼副市长职务,还是丈夫领导的市镇际工会副主席和地区议员。

另一位招来风波的则是萨科奇的好友勒伐鲁瓦-贝莱市市长巴尔加尼。按照法律规定,国民议会议员的月津贴费不得超过9640欧元,地方一级议员的上限是8230欧元。若有超出,则应在本单位同僚中自由选择一位受益者,将超出部分“转让”。这位市长确实按照此规定将自己作为国民议会议员每月超出的数额2000欧元拿出转让,选择的受益者是本市一位副市长,但这位幸运的受益人副市长另一个身份是这位市长大人的太太。

自己的部属公私不分,擅用特权更是层出不穷。合作部国务秘书阿兰·若安岱为参加海地地震灾后重建国际会议,竟然租用一架喷气式私人飞机,花销高达11.4万欧元。他还坚称“自己是法国政府开销最少的部长级官员”!农业用地与国土规划部负责“大巴黎”地区发展项目的国务秘书克里斯蒂安·布朗,竟然用公款1.2万欧元购买高档古巴雪茄。农业部长布鲁诺·勒麦尔曾被调查开支了的34.1万欧元的具体用途,他回答说有30.6万花费在用餐上。难怪有关公务员们都吃得脑满肠肥。

不仅官员如此,就是民选的议员也同样。法国众议院577名议员,参议院343名议员,每人每月都有6000欧元工资以外的职务开销费,用于支付办公处租金、著装和普通交通之用,另加火车和飞机免费。由于无须明确开支用途,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软性收入好机会。鲁瓦尔-舍尔省参议院议员兼拉舍什-圣维克多市市长雅克丽娜·古罗尔特就是这样在巴黎买下了一个单间公寓和一辆轿车,她声辩道:“这比我住旅馆后向参议院报销费用要省多了。”

这在世界各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冲击之际,欧洲掀起了紧缩财政开支的背景下,自然引发民众愤怒。然而,要想改到这些利益阶层头上,可是难以上青天。近日因涉嫌庇护亿万富翁贝当古太太逃税的劳工部长艾里克·韦尔特竟理直气壮地表示:“如果我要减薪的话,那末就会影响到我下面的公务员们都降低工资。这是不行的。”

如果说这些官员、议员的腐败、奢侈开支打击了萨科奇的声望和这一套制度,而更致命的一击则来自他本人所卷入的腐败案。

事情起因于法国巨富欧莱亚第一大股东贝当古夫人与其女儿也是继承人的一场官司。根据她女儿交出的录音带,贝当古夫人涉嫌向海外转移资产以非法逃税,并得到了当时的财政部长、现在的劳工部长韦尔特的庇护。而韦尔特的妻子自2007年至2010年管理贝当古夫人的财产。另据贝当古夫人前会计揭露, 2007年大选时,贝当古夫人将十五万欧元现金交给了韦尔特,以做为萨科奇总统的竞选经费。录音中更为令人产生联想的是如下这段话:“总统一直非常关心这桩案子。在初审时,不能有什么更多的作为,但我可以告诉您,如果您败诉的话,在上诉法庭,我们和检察官非常熟悉。”而说这句话的人是直到2009年都担任萨科奇总统法律顾问的帕特里克·乌阿尔特。

这起事件可以说是整个法国制度弊端的写照。第一,为什么巨富阶层都要将财产转移到海外以避税?商业精英卷资而出,也难怪法国经济如此缺乏活力。其次根据法国法律的规定,个人为同一政治活动献金不能超过4600欧元,其中现金形式政治献金不能超过150欧元。而贝当古夫人竟然可以献出十五万欧元现金!其性质恶劣不在钱的多少,而在于冲击甚至动摇法国的根本制度。试问,选举结果的合法性何在?

就在萨科奇焦头烂额之际,英国媒体又爆料:原来萨科齐夫人布吕尼的一家慈善基金也曾接受贝当古公司高达50万英磅的现金捐赠。

面对舆论的压力,萨科奇亲上电视说明,一口否认所有指控。而且欧莱亚前会计也适时的改口否认萨科奇收受现金。与此同时,财政部直接监管和支配的财政总监察署(IGF)发表的调查报告认为劳工部长韦尔特在担任预算部长期间“并未干预”贝当古夫人的税务案卷,从而为之昭雪(只是谁相信这个机构的独立性?)。尽管如此,却并未得到法国社会的认可。《解放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三分之二法国人认为政客“最腐败”。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7月12日盘点了全球4个国家的重大腐败事件。萨科奇腐败案排在第一。另外三个国家为: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韩国总统李明博以及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西方民主制度完善了两百多年了,怎么就是解决不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前赴后继的腐败问题?!

腐败危机虽然对法国社会造成强烈冲击,但更严重的危机却是退休制度改革。

法国的财政赤字和国债占GDP的比重早就超出欧盟规定的上限。唯一的办法是减少福利、增加劳动时间。为此,萨科奇的改革方案坚持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2岁。却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反对。为此法国已经掀起二百多万人的大罢工。由于9月份议会将开始审议,工会则针锋相对的宣布届时将再度举行大罢工,抗争到底。法国现在的困境是:不改革,这套制度已经无法持续。如果不顾民意强行推行,其民主的招牌是否还能继续光亮?

无论是官员的腐败,还是选举制度无法避免的政治献金,还是富有阶层纷纷转移资产,以及更重要的如何才能变革已经无法持续下去的福利制度。这多重危机都在考验着法国的民主制度。这一次法国将以什么方式交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