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只是二流作家,决不是被吹捧的大师级
鲁迅缺乏宏大磅薄的叙述气质。和中国古代比,《红楼梦》具有莎士比亚人文启蒙的先知先觉,还迸射出卡夫卡叩问生命终极之门的无尽思想光芒,以及充满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批判力量,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精神交响、艺术狂欢。但是,作为中国百年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在叙述气质上与同时代的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肖洛霍夫等等等等相距千里之遥。鲁迅最长的小说《阿Q正传》才二万多字。《尤利西斯》七十万字,《城堡》二十多万字,《追忆似水年华》一百多万字。
鲁迅作为文学的思想家,他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民族的劣根性几乎涵盖了他所有主要作品的内容,作为文学的思想家他所成就的只是文学宏大哲思空间的一处角落的半成品。《红楼梦》是一部以变态人生对常态秩序进行强烈彻底质疑的小说,它蔑视道德的力量要比鲁迅强劲百倍,它对集体国民惰性的批判更为全面、更为有力、更具艺术个性感染力和血肉奔流的人性活力。打倒孔家店,早在鲁迅之前的一百多年就被宝玉黛玉同志进行了专利注册,鲁迅不过顺应了变革的潮流,充当了前沿阵地呐喊助威的铜管号手,而非开山、人文始作俑者。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四百年前《唐.吉诃德》的骑士精神的进口组装,改头换面。在中国或者世界文学,鲁迅的作品不过是二流文学。
文化上的强盛,标志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而鲁迅的文章核心是否定中国的文化,否定中医,否定汉字,号召年轻人不要读古书,其作品中更看不到中国人的淳朴、宽容和智慧的一面。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鲁迅却和一些儒教信徒一样,不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当时,日本和西方列强试图分裂中国,东北,西藏,新疆和蒙古,都有分裂出中国的危险。鲁迅的言论有汉奸嫌疑。
鲁迅骂同胞、骂同事、骂一起共事的文人;骂军阀、骂国民党、骂皇帝、骂青年,唯独不骂日本和苏联,这是不是令人有点奇怪呢?鲁迅不是不骂人的人,鲁迅是个破口大骂的人,对日本人和苏俄人,却三缄其口,这是不是表现出鲁迅的立场?
有人从鲁迅文集中,东拼西凑的找了不过三四千字的鲁迅“抗日”文字,以证明鲁迅不是汉奸。五年啊,鲁迅就这几篇羞羞答答的装模作样的抗日文字。而这五年,他写过不下五百篇破口大骂中国人的文字。成克杰胡长清王昭耀的主席台报告,那反腐败厉害的很,足以证明这三人是被冤枉的,他们绝对不是。就如鲁迅一样,怎么可以说是汉奸呢?鲁迅在这几篇文章里说的这几句话,汪精卫同志比他说得更好听!
现在,没有严格的证据证明鲁迅是汉奸。但是,说鲁迅如何抗日则更是一个讽刺,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当中日战争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之时,鲁迅稍微一有风吹草动,就逃往日本租界躲避,比日本侨民还还要更侨民。普通的上海市民还没有逃跑的时候,鲁迅先生早就逃跑了,这个是铁打的事实。也就是说,鲁迅先生在这方面的境界比普通上海市民还要差。
鲁迅时代的知识份子,除去科技界的精英跟有距离之外,科学界的知识份子,在日本侵略中国,国家民族立场上中立或者隐忍都是应该谴责。把鲁迅愤世嫉俗痛恶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性,鲁迅痛批张献忠杀人如麻的文字,哪怕移植一星半点到抗日的文章中;或者,对鲁迅不作高要求,麻烦他作一篇300字的短文,表示自己对日寇侵华的态度,来点“匕首和投枪”,来点讽刺和挖苦,像对梁实秋和林语堂那样,对日寇“痛打落水狗”一次,不要求多次,汉奸的帽子就不会戴在他的头上。
总之,鲁迅与中国古往一流文学相去甚远,不要说红楼梦,连老舍先生的作品都不如。鲁迅与同辈世界文学大师也不可比肩。鲁迅有卖国嫌疑。在抗日问题上,他可能比其弟周作人稍强一些,但文学成就则未必。鲁迅地位的提升,乃是当年统战政策的结果,就跟郭沫若相当长时期在历史学界的地位一样
何评价鲁迅 zt
所有跟帖:
•
天天歌舞升平,就真能唱出盛世?
-Airmechanic-
♂
(0 bytes)
()
07/13/2010 postreply
19:35:14
•
LZ这号文笔也要指点鲁迅,拉倒吧
-Grower-
♂
(0 bytes)
()
07/13/2010 postreply
2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