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向世界关键货币迈进

人民币向世界关键货币迈进


发布时间: 2010年06月24日 作者: 战雪雷



6月22日,央行等6部委发布公告,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辽宁、湖北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明确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则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样一步的迈出,从意义上甚至超越未来中国有可能开放资本项下的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风险分析师赵昌会分析说。

首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区扩展到全球,有望促成人民币成为世界关键货币。

中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发生贸易,一旦采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意味着人民币将和美元、欧元、日元、卢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人民币对这些主要货币也将产生更大的牵引作用。

“这种有保留的全面放开,产生影响是非常现实的,即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将要考虑人民币的关键要素,这意味着人民币和其他国家货币的联系得以真正深刻地建立。”赵昌会认为,以中国为重要贸易伙伴的国家,在他们的货币篮子里,人民币的加权贸易平均指标将会提高,这将为人民币发挥全球影响开辟道路。

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扩容后,使得人民币本身对于美元的一种替代性选择突然之间变成现实。伴随中国贸易、金融上升态势,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人民币有望成为强势货币,成为可以持有的有竞争力的资产并被作为储备。

其次,这将对人民币币值有价证券发行产生长期的推动。它将使得上海、深圳、香港的国际金融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对于上海等城市将会起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金融危机根本上是一场货币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借助反危机措施,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经济转型的基本推动力,这一改革推出时机恰到好处。”赵昌会表示,自去年11月份以来,希腊危机爆发,欧元区风雨飘摇,这一事件大大延缓了欧洲的复苏,在世界主要硬通货里,欧元地位大幅下滑。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会弥补世界经济对于稳定货币的需求。

最后,中国企业与世界的接触并不满足于加工贸易,在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之后,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于跨国经营的理解已上升到成为跨国性的企业。他们将走出中国,跨国生产与经营,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最佳的组合。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扩容,将大大增加他们跨国经营的实力,让他们看到发展的曙光。

与此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扩大,将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它将减少结算的手续费,并且简便手续,降低汇率风险。某贸易商告诉记者,这对所有跨国经营的企业都将产生影响。

此外,这项政策还将使各大商业银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业务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5月末,央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45.52亿元。中国银行曾经在该领域一枝独秀,但如今它将面临新的竞争。

在采访结束时,赵昌会还预测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容顺利实施之后,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放开将水到渠成。他同时表示,货币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不是依靠政府间协议和政策推行来决定的。人民币国际化最终还是和国家实力息息相关。


附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