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 ECFA何以超越经济意义?zt

两岸极为关注的ECFA终于在海协会、海基会重庆会谈得以尘埃落定,从而也载入两岸关系史史册。ECFA,台湾方面称“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大陆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实质是指在世贸允许的框架内,海峡两岸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

ECFA的签订,两岸经贸关系机制化、制度化正式确立,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也将对两岸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国台办王毅主任会见双方代表时总结的“四个有利”:有利于两岸共同提升经济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同增进广大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共同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经济)利益、四是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具体的数字是,两岸共计有800多项产业或商品(大陆有267项,约30亿美元;台湾有539项,约140亿美元),以及金融服务业,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免除贸易关税和开放。未来台湾的经济成长率会因ECFA成长1.65%,大陆是0.33%。

ECFA的签订,对于敌对、分治了六十多年的两岸来说,历史意义非凡。事实上这个协议本身早已超过经济意义。

从大陆角度讲,两岸统一是不争的战略目标。而统一不外武力与和平两种方式。和平方式无论代价有多大,都会小于武力。所以大陆不遗余力的推动ECFA,不惜在经济利益上做了相当的让步。虽然政治上的“一个中国”需要时间,需要特殊的政治智慧,但经济一体化将成为政治一体化的基础和推手。欧盟的出现就是明证。一旦两岸经济上不可分割,或者台湾极大的依赖于大陆的发展,两岸政治的统一就水到渠成。

其次,大陆已经崛起成全球地缘政治大国。与西方的利益冲突、博弈将更为激烈。台湾做为现阶段中国一个软肋,最易于被西方所利用。因此,确保两岸关系的稳定,是大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两点:一是通过经济让利支持国民党继续执政。二是通过经济一体化应对民进党再度执政的局面。从而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

第三,两岸签订ECFA,对东亚经济格局将产生明显影响。现在大陆正和韩国洽谈经济合作条约(FTA),这势必对韩国产生压力,有利于大陆的谈判地位。拟议中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 联合研究也会在明年展开,这都有助于加强中国的谈判地位。至于正处于“原始民主热潮”的香港,由于受冲击最为直接,或许会成为一个降温剂。毕竟任何制度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

从国民党的角度讲,ECFA最大的功效在于刺激台湾的经济发展。对于政绩决定选票的台湾社会,这是国民党唯一的选择。对外,则可提升台湾的竞争地位。中国大陆、韩国和日本从今年起相继正式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日韩及“东盟”成员国的产品可以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中国大陆的市场。假设台湾不能与大陆签署ECFA,则将仍要交付高关税,大大影响了台湾产品在亚洲的竞争力。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台湾在东亚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还没有和大陆签订FTA,台湾此举再次有了先发优势。

此外,大量中资企业、大陆资金入台,对国民党自身利益是极大利多。毕竟,选举的开支是天文数字的,只有财团才有能力承担。这些陆资进入台湾后,自然不会支持民进党。同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党对大陆新娘的政策和民进党皆然不同:她们都是国民党的天然支持者(另大陆新娘的生育率远高于台湾新娘,现在每七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来自大陆新娘,这些更是潜在的国民党支持者)。当然,经济整合有可能导致两岸统一,国民党也深知肚明,但追求两岸统一也是国民党的基本立场(其党章有明确条文),更何况两岸统一也符合国民党要捍卫的“宪法”。这就是国民党积极推行ECFA的深层动机。尽管在推动ECFA的过程中,国民党的诉求是开放、反对“锁国”。签订协议后,马英九的第一反应是和平:“签署ECFA显示两岸和平繁荣已不是天边玫瑰,已经可以让我们手摸得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进党则恰恰相反。虽然他们也清楚ECFA给台湾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在东亚经济格局地位的提升,但却仍然竭力百般反对。因为ECFA的任何积极效益落到在野的民进党头上则都是利空。台湾经济越好转,民进党再重新执政的希望就越渺茫。更何况从长远来说,一旦陆资大量进入台湾,其政治献金流向只能是国民党。而越来越多的台资进入大陆,或者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受惠于大陆,其政治立场自然也难逃经济因素的影响。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民进党不仅要做永远的反对党,恐怕都有存亡之虞。当然,民进党的算盘也是不能拿到桌面上来的。于是只能抽象的指责“卖国、卖台”或者语焉不详的声称“今天的让利,明天就要付出代价”。所以经常有人批评民进党是为反对而反对,而不管一项政策是否对台湾有利。其实,这多少有些冤枉民进党,毕竟对台湾有利未必对民进党有利,甚至都有可能直接危害到民进党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时候,民进党除了反对还有别的选择吗?这大概是民主制度的通病吧。至于民进党自我定位的台独信仰,早已破产。李登辉和陈水扁的执政,已使世人明白,只不过是选举时骗选票的工具罢了。

ECFA虽然表面上是经济协议,但从它亮相起,就早已被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政治解读和操作。尽管现在已成为协议,但这种政治博弈仍将继续,其政治意义将随着该协议的落后和深化而日渐突出。至少在我们看来,两岸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又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